《秋水》與莊子的智慧

課堂上我們得出結論,《秋水》反映了河伯這個人見識短淺等性格缺點。但是我認為它作為一篇寓言,它含有博大的道家思想。它的光輝不僅在文,還在思。下面是我思考的莊子在《秋水》表達的幾點意思,與君笑納。

三種境界

《秋水》講述了河伯自認為黃河最美,但看到大海後自知短淺的故事。我認為莊子借用黃河和大海喻指三種境界。地,天,心三界。論寬廣,地不如天寬,但天又比不上心自由。河伯之所以會自滿,只因他只看到天(黃河)比地(小溪)寬,但不知心(大海)遠。

莊子認為心是最自由的,它具有超越性,超越於萬物,擺脫了宇(時間)宙(空間)的束縛,也就是無限。大海是心的境界,而小溪是地黃河是天。其中,地天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而心的境界只有少數生人才能達到的了。莊子嚮往這個境界,他其實也已達到。現在人們說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意思也差不多吧。

兩種存在

除三種存在外,莊子還借用黃河和大海還說明了兩種存在,即相對存在和究竟存在(相對真實和究竟真實)。我們要主義以個細節。河是水,它會流動。比如小河匯入黃河,黃河注入大海。也就是說我們講小河美,黃河美時,它們已經變了,它也許還是美的,但是它們的美已經與我們讚美它們時不同了。因為它們會流動,它們的內部在一直發生變化。我們之所以看不到變化,因為它是以種動態的平衡。它們一直處於一種變化的狀態,它們的美也是以個動態的美。這就是相對真實。永遠恆一的美在自然界中是找不到的,“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萬物都是不真實的。那么有沒有究竟真實的事物呢,有的,莊子說的是海(道),就是道,只有道是究竟存在即永恆,而其它一切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都處於變化之中。就向黃河終究要注入大海,而大海不會復返黃河一樣。

對儒家的諷刺

《秋水》中河伯說過,他曾聽人小看孔子的見聞,當時他不相信。從中可以看出:1:河伯開始不相信說明儒家在當時是有一定地位和社會影響力的,這和歷史上戰國時儒墨是顯學不矛盾;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在莊子心中地位並不高。我想在這裡莊子借河伯之口是想說明他的治國主張。即無為。其實諸子百家公認無為而治是治國的最高境界。無為廢,有仁;仁廢,有義;義廢,有禮:禮廢,再法;法廢,整個社會就會萬劫不復。無為仁義禮法,是境界慢慢墮落的。打個比方,只有在鞋不合腳的時候,你才會注意到你穿著鞋。如果鞋很舒適,那么走起路來就像鞋不存在一樣。表面上是什麼也不做,實際是好到一種程度的表現。老莊擔心的是,人們只注重表面時候得那個禮節和忽略了仁義的本身,並不是不要仁義。從歷史的角度看,道家的擔心不是多此以舉,在後世果然得到了驗證。

道與儒

說到底,儒家強調人的社會性,要求等級和規範。而道家強調人的自然性,到達了以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境界。儒家講究入世,道家是出世。既然如此,如果說道家代表虛無,那么建立在自然基礎上並發展的社會也上虛無嗎?那么代表社會的儒家也是虛無嗎?而且道家提出道這個信仰和前提,是想讓一個人有所敬畏,敬畏自然。那么自然也是虛無的嗎?這顯然不成立。所以我不認為道家是虛無主義,老莊是悲憫地思考著我們終極關懷的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