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

余華的小說《活著》早就看過了,昨夜把張藝謀的《活著》也看了。

人死了,哪怕你死的再驚天動地,轟轟烈烈,死得其所,不亦快哉,但和那些在無盡的痛苦不斷的打擊里堅強的活著的人相比,也是渺小不可見。人死很容易,但是活著很難。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福貴把整個家產輸掉了,人也就換得了新生。但他的苦難也就開始了,先被國民黨的軍隊抓了,再又女兒成了啞巴,再又死了兒子,後來又死了女兒,無論什麼樣的打擊,他,家珍,鳳霞,都在努力的活著。苦難沒有讓他們成才,有什麼偉大的驚人的成就,但是,活著,活到不能不死,本身就是一種成就,莫大的偉大。

電影一直充斥著一種悲苦的氣氛,同時也可以感到一種真實,一種感動,畢竟,那樣的人,無論那時還是現在,都占絕大多數。葛優一直是我心中非常非常好的演員,但是,當我看到他為鳳霞啞了說不了話而哽咽,他在有慶墳前哭的情景,就覺得,他後來的電影演的都太假了。沒有什麼比他為他兒子女兒哭的場面更讓人動容。更真實。更感人。鳳霞,我看到她的笑臉,心裡一陣痙攣,沒有誰比她更加美麗。女人,分漂亮和美麗,漂亮只是說她的臉,美就是側重她的心靈和人格。

當然,不可能完全悲苦,那樣誰都受不了的。也有一些溫馨的情節,比如,鳳霞和二喜結婚,春生來送禮,家珍說,咱不要他的禮,把禮退了。福貴大吃一驚,啊,這可是毛主席。春生送的是一幅毛主席的照相。

結尾是福貴家珍二喜和饅頭一塊吃飯的感人情景。很讓人感動,平實的感動。一點也不虛假,不奢華。讓人羨慕。活著就是偉大,活著就有希望。

這些我只是針對電影說的,小說我就不多說了。小說比電影好很多,電影和原著有不小的出入。但也不可否認電影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