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書,之所以會喜歡這本書,或許是書中的那些故事是我所期待的生活吧。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沙漠裡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 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尋求》、《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

《結婚記》顯示了公證結婚的隆重與簡潔,字裡行間,流露出了新娘為只有一個“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和“走路去結婚”的幸福和自豪。“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常人會覺得不這卻恰恰顯可思議,其實,示出了三毛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三毛!!

《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藥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 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髮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裡的人物一樣”,又足以體現出了三毛聰慧調皮的性格.調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則是整本書中,給我震撼最強烈的一篇文章。它講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個風俗,就是新娘坐迎親的車時要被車上的男人一直毆打到男人家,而且說:“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這樣拚命打才是好女子”。不僅如此,結婚初夜,竟然還公然用暴力奪取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貞操!真的是很令人氣憤,真是不公平啊!憑什麼男人就有權可以霸占女人,把她們作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憑什麼要屈服於男人,失去自己的尊嚴?這一切聽起來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為美也就算了,這只是觀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單純的觀念的差別嗎?時代是進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簡單生活並沒有被影響到,可是終有一天,女人不會再受到壓迫!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這個風俗的,體現了三毛是一個個性非常獨立的女性!獨立的三毛!!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無意發現三毛藏的所謂的“喉片”-----豬肉干很好吃後,竟像小孩子一樣偷了一大瓶送給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饞的同事一見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騙豬肉干吃,還包括回教徒在內!最後,當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闆稱讚時,我也跟著樂了起來。 “狡詐”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與她同急、同憂、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真希望我也能過上撒哈拉的故事那樣的生活啊,不過,這還是比較遙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