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處的生物圈中,美是隨處可見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獨特的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美。

說到美,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它的來源——羊大為美。但也有一說,古時候人們常常把羊骨做成飾品戴在頭上,於是很美。其實無論哪種說法,我們都不難看出“美”是一個具有歷史的話題。

美,我認為有兩類。一是自然美,二是人文美。對於自然美,古時候的人們便已被深深折服,於是出現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優美詩句。但,自然美,對於現代人來說,無以近乎成了一種缺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城市化發展的不斷加快。高樓大廈越建越多,漸漸擋住了那抹綠,漸漸銷匿了那種美,漸漸封鎖了人們窺探自然的心。

相對於第一種客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美。那么人文美,可以說是相對抽象的了。在我看來,人文美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美,一種是心靈美。外在美既是形象、形體美。在當今這個高效率、快節奏的時代,第一印象尤為重要,所以說注重個人外表是理所當然的行為,適當的愛美是一種文化美,積極美,並不意味著搔首弄姿。但是,光有外在美是不夠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人文美是要外、內相結合的,相輔相成。內心的美好,優美的品質,會使一個人精氣神變得更加光彩奪目。這不就是“相由心生么”

我對美的理解就這么多。那么美,又在哪裡呢?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身邊。對以一個事物,我們光靠理解是不夠的,還要用心體會。對於“美”也是。如果我們想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就要發現美,去感受美,從而徹底學會“美”。

美,並不難發現,只要從你拿起背包,騎上腳踏車,睜開你的眼睛的那一刻,你就會發現美。美是上學途中的沿途風景;美食那風吹樹葉的顫動;美是那白雲飄飄;美是那流水潺潺;美是那鳥兒啾啾。大自然給我們的美一直都在,偶爾將疲憊的雙眼換一個角度沒會發現這種愜意的美。再者言,父母的關愛不是美么?同學的互助不是美么?面對知識的孜孜不倦不是美么?即便是那喧囂的城市也透露一種積極、繁華的美。

美,可以很大很大,大道國與國之間的互助美,大到生物圈的和諧美。它也可以很小很小,小到個體之間的交流美,小到分子與分子之間的反應美。美和宇宙一樣,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它正美化著世間萬物。

如果我們發現美,感知美,便會知道它是偉大的。美是綠,它裝點世界。美,是責任心,是它讓人民中出現了“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美,是愛國心,於是它成就了一個個英雄烈士。美是愛心,於是它撰寫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佳話。美是相輔相成,於是它和諧了萬事萬物。

其實,美就是如此,它就在我們身邊。

高二:程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