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散文詩歌:格式化中的極端

拘謹的個人態度與壓抑的生活方式似乎是這個所謂的文明社會中,人們所擁有的共性。或拘束,或做作,或靦腆,或冷漠,似乎都是不自然的。其實虛假的外套包裹著的,是一顆顆紅彤彤的熾熱躍動的心。

傳統的價值觀、大同小異的生活方式都對這心起了很大的作用。終於,在生存與從眾念頭的牽引下,大家都走上了格式化的生活道路。一樣的作息時間,一樣的努力奮鬥,一樣的生兒育女,一樣的必然死去。大家都在格式化,大家推崇格式化,或者說是,大家都已屈服於格式化。同樣的起點,同樣的終點,同樣的目的。

火柴盒一樣的家,火柴盒一樣的學校,火柴一樣的家人,火柴一樣的自己。我們都安分地躺在自己的小盒子中,雖然生活有一些小摩擦,但仍覺得這樣的方式還合自己的胃口,於是不再反抗。人人都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活,讓它儘量有滋有味。但每根火柴都沒有忘記,一旦形勢把自己逼迫到無路可退的境地,都還藏有兩個極端的餘地——燃燒或是受潮

燃燒指什麼?當面臨小我與大我的決擇,當面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我想,一個人,一個社會人都會做出理智的選擇,縱然自己被燃燒成灰燼,可心是滿足的,明白的。而受潮指的則是人格還不健全就早早步入社會,在底層的摸爬滾打中心靈逐漸骯髒,他們的價值觀被扭曲,精神世界被無情地擊打,最終導致個人失去了對社會的促進能力。這就是每根火柴的區別,這就是每個相同的人的不同。

格式化的生活中,也有小小的樂趣。在大的、所謂的枯燥氛圍中,能否快樂地尋找這點滴的樂趣;在看別人就像在看自己的驚人相似中,能否找出那些許的不同,能否堅守自己的原則,也都是生活質量高或低,精神世界豐富或貧瘠的判斷依據,都是格式化中的極端。

在格式化的生活中尋找極端,在大同小異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在喧鬧嘈雜的環境中尋求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