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解

眾所周知,在一個瓶子裡,若先裝上水,之後就不能再裝其他東西,不然水會溢出。若是我們先裝上石塊,粗沙,細沙之後,我們還可以裝水,或者是更為細小的東西。結果顯而易見,後者的做法是諸類實驗的最優解。

科學的解

我們學習化學,都知道一位德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他是元素周期表的發表人。從我們現在的角度去看,這個周期表是相對完整的,但在19世紀的時候,還有許多的元素不被人所知,要把當時已知的44種元素排列起來,可能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如果又發現了新元素怎么辦?難道又要重新排列一遍嗎?1860年,門捷列夫在聽了義大利化學家康尼查羅的演講後,根據元素的性質隨原子量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的基本思想,加上自己在後來2024年裡的努力,他終於寫下了元素周期表,這張表很特別,他不只是為了已知元素的排列,他在表中留了很多的空位,並預言了類似硼,鋁,矽的元素的性質。門捷列夫就像上述後者,不是把思想僅存於現有的物質就一股腦的濕在一起,而是為這些已知和未知元素構造一個大大的框架,達到了元素排列的最優解。

城市的解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距市中心越近,地租就越貴,因為市中心是最為繁榮的地方。相對來說,企業家們都是以營利為目地,所以他們會把經濟收益最高的業務方在市中心,如購物商場,餐飲,金融等,距市中心次外的是住宅區,與上述的物業中,它們地租相對便宜,而最外層的就是工業區,其成本更為低。這樣的城市布局,不僅資源配置合理,且人們易於承擔,可算是城市的最優解。

家族的解

自古以來,群居的動物中都會有一個首領,他帶領著自己的家族擁有自己的領土,若與其他種群有領土糾紛,他會毫不退卻地沖在第一個。然而種群的危機也是時時存在的。國中課本里有一篇名為《斑羚飛渡》的文章。一群斑羚被狩獵隊逼到山崖上,若它們想活命就得跳到對岸的山崖。兩山崖間相隔6米多,斑羚雖善長跳躍,但最遠也只有4,5米。然而,在首領斑羚的指揮下,一群斑羚分為年輕與年老的兩撥,一老一少的走到崖邊,老的先跳,少的再跳,少的落下時踩在老的背上縱身再躍跳到對面山崖,後面的依然如此,用一半死亡換一半的存在。這是首領斑羚為保持家族存在的辦法,看似有些殘忍,但卻是在危機時刻保存家族的最優解。

合理的預測,有效的布局,危機的化解。無疑是把事務科學化,利潤最大化,生存安全化。它們之間都存在無數解,但聰明的總會選擇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