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江南,戀戀烏鎮

江南水鄉展旖旎,屋衍風鈴聲悅耳。小橋蘊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

提起江南,自然忘不了那朦朧煙雨,詩情古鎮。江南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地方。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小橋流水,醉了多少遊人的心。或許江南應有一場雨,淅淅瀝瀝,穿過一道柳岸長堤,落入一池清波如碧,繪上一脈雲山新綠。

是否有那么一個地方,只是初見,卻讓你覺得似已相知?小橋流閣,枕水人家,杏花煙雨,這就烏鎮水鄉,靈動的水織起古橋流閣,青石巷弄,織就一座如畫古鎮。

七八月份的烏鎮還下著濛濛細雨,籠著一層薄霧,踏上青石板路,步入長長的巷弄,兩旁儘是黑瓦白牆。臨水的烏鎮,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腳下的石板路歷經年歲的洗禮,石縫間早已長出墨綠的青苔,在雨水的滋潤下,似乎生出一份獨屬於江南的柔情。樓閣下長著一棵老樹,它見證過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或許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身著白衣的翩翩公子站在這棵老樹下望向樓上笑靨如花的姑娘。只是不知今日,是否還會有一位姑娘,撐著一把精巧的油紙傘從這悠長的巷弄中款款走來……

穿過幾條巷弄,踏上青石板橋,對面是一道長廊,紅色的燈籠掛在屋檐下,朱紅的柱子,黑瓦白牆,臨水而立。橋下是靈動的水,細雨斜飛,落入水面泛起點點漣漪。耳邊傳來吱吱呀呀的搖擼聲,長長的竹篙劃碎清瑩的河水,也漾碎了水中的柔情古鎮。走入長廊,腳下依舊是斑駁的石板路,臨水的閣樓,有的窗門禁掩,有的窗扉半開。雖然下著細雨,但行人也不少,耳旁吳儂軟語,鄉音繚繞。在這樣清明簡靜的時光里,或許可以折一枝如絲細柳,聽一夜驛橋春雨;又或者泡上一壺龍井,聽說書人說上一段沿街傳唱的佳話。日傍煙霞,黃昏的日光別樣溫柔,遠處的烏篷船緩緩駛來,船夫操著一口純正的江南口音和過往的船隻打招呼,坐進船里,可以感受船身隨著水面搖搖晃晃。閉上眼睛,身隨船動,聽船夫哼著江南小調,亦是一段愜意的時光。暮色漸漸昏暗,檐下的燈籠亮起燈光,水面清晰的倒映著亭台樓閣,燈火斑斕。烏鎮的夜景,也是如此古樸溫柔。

對於江南,我只能說是一見傾心,再見鍾情。這水閣飛檐,悠長巷弄,都讓人難以忘懷。河圖曾在歌里唱過“陳釀溫半壇/新柳折一段/千杯飲低嘆/萬盞照淮岸/池中漾菡萏/檐下雁呢喃”這歌里的江南,也是這樣如詩如畫,如何能叫人不愛?

如果世上真有一種初見叫做一見鍾情,那么,我相信一定會有種鍾情喚作,如斯初見,一眼萬年。

或許時光會斑駁記憶,但這古鎮水鄉,始終柔情款款,讓人情深不渝。烏鎮,來過就不曾離開,它會一直在詞里雅靜,在詩里細膩。只希望,這脈沐朦朧的江南煙雨,水鄉石橋,柔情烏鎮,此去經年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