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與窗前

一個人若是要賞月,在屋中隔了層紙窗,不管怎么看都終究是霧裡看花,得到的只是一層朦朧的月影,只有推開門,走到門外,才能夠撥開那層雲霧,觸碰到那皎潔的月光。活著也是如此,站在窗前能看到世界,而走出門外才能進入世界,而那走出去,便是擔當。

擔當,或許這不是一個輕鬆的詞語,但是它以足夠讓人用來銘記。

憶古今,思來者。有多少人隨時間的長河悄悄流走,但總有些名字讓人難以忘懷,其中便不乏擔當。廉頗雖言“見相如,必辱之”,但他卻能負荊請罪,這是對自己錯誤的擔當;漢武帝雖曾窮兵黷武耗盡民財,但他卻能向天下人立下《罪以詔》,這是對自己罪行的擔當;而中國氫彈之父于敏,能默默無聞,苦幹數十年,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這是對國家的擔當。做一個有擔當的人,要擔當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錯誤,更是國家安危。

或許你會認為,擔當是天降之大任,是偉人之職。但是或許你抬抬頭就會發現,擔當是一件多么樸素但又偉大的事。在幾年前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老師用她瘦小的肩膀,為孩子們支撐起了一片生機,她便是杜正香,一名在普通不過的國小教師,卻用生命給我們演繹了什麼是擔當。她應當被我們銘記。這便是擔當的偉大,偉大的能讓你用生命刻畫,這也是擔當的樸素,樸素得只是我們一念之間便可以完成的事。

擔當有時更像是上帝給予的考驗,它使一些赤腳麻衣的人戴上桂冠,卻使那些華衣金縷的人變成塵埃。我們或許不夠偉大,但我們總會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就像我們遇到小偷時會助一臂之力,雖然我們只是小小的路人甲;當看到老人跌倒會潛意識的扶起,哪怕事後可能被敲詐。在那時起,擔當便變成了我們血液中的一份子。當我們逐漸長大,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責任時,我們便已經不再局限於窗內,而是推開門,走到了門外。

中國有著這樣的俗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馬克吐溫也曾說過“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個聰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須好好地盡我們的責任。”比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更認同第二種觀點,試想,如果沒有國家默默無聞的科研人員的努力,怎么會有祖國富強的今天;如果沒有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跡,這個世界或許會降至冰點。那在活在今天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擔當呢?

推開門走到門外,看到的是用擔當的餘暉點綴著的金黃的路;而在窗前,看到的只不過朦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