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自己心中的美

詩歌的美,美在它的意境;音樂的美,美在它的情感。就像人一樣,外在的美固然重要,但內在的美才是最真實的。

劉禹錫曾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往來無白丁。”房子雖然簡陋,但作者那高尚的情趣卻使它看起來那么的聖潔。這就是內在的力量。

然而,一個人的內在美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通過後天的勤奮與努力獲得的。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才會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才能展現內在美。內在美是潛移默化的,能夠影響人的一生。不要因為一點點成功就驕傲自大,洋洋自滿,即使學識淵博,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一味的停滯不前,也會變得無能。學海無涯,我們只是學了其中的一滴水。可見,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多著呢!當今社會,往往不盡人意,一些人只會用外表華麗的服飾掩飾自己,一說話,便暴露了他的最原始的面目。即使外表華麗高貴,內心如草莽,也不會招人喜歡。可見,內在的美是多么重要。

當今社會建設,卻仍有許多隻注重外表而忽略內在的例子。一次次食品安全問題,一次次樓台倒塌的事故……都是因為只注重表面現象,而忽略了質量,這從而反映了製造商的人品問題。難道他們對自己的兒女也要求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內在?有一句名言佳句說明了這個問題: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問題的結果往往隱藏在深處。告誡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困惑。

一個國家的存在,不只是物質上的富有,更是其所蘊含的文化思想。當雅典的上空飄著濃重的硝煙殘火,當入侵者瘋狂地掠奪希臘人的財富,所有宮殿化為廢墟,侵略者卻掠奪不了希臘人創造的文明史詩。一個民族之所以會被載入史冊,那是因為它曾創造的文明。財富固然重要,但它不會長久。文明史支撐著一個國家的靈魂,它是不可磨滅的。

一個人的內在反映了他的各個方面,是一個人重要的出行證,我們在追求外在美的情況下,千萬別忘了同時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使自己變得更加充實,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