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古風遺空夢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曾多少次在書中遨遊,曾多少次忘卻世事,曾多少次夢回大唐,從現實走向歷史。紙卷沙沙,書香悠悠……

我手捧一本《唐朝文化史》思緒千萬,我看到了賢明的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任用房玄齡、杜如晦等一代賢臣創造了一個安定強盛的朝代。步伐堅定的魏徵疾步走向了唐太宗,他進諫要求唐太宗戒奢從簡,輕搖賦役,從而使唐太宗贏得民心,可是好景不長,魏徵患病,唐太宗痛心不已“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這並不能阻止唐朝進步的腳步。我看到杜甫憂國憂民願與人民同甘共苦寫下流傳至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場面。我看到了我十八本語文課本中被譽為“詩仙”的李白,遊歷祖國大江南北,寫下了抒發雄心壯志的不朽篇章,人們都說李白性嗜酒,酒後愛做詩篇,眾所周知的《蜀道難》是一種多么磅礴的氣勢,蜀道之高蜀道之險所描寫的淋漓盡致。歲月流逝,唐朝的盛世也被歲月“偷”走了。我身處於大唐,經歷了安史之亂。我看到了史思明率領部隊像唐軍逼進,攔截唐軍糧草,雙方傷亡甚重。郭子儀率軍繼至,未及列陣,狂風驟起,天昏地暗,兩軍皆大驚而退。然而唐肅宗卻沒有及時攻打安慶旭,我多想告訴唐肅宗的心軟,這一錯誤的決定,可是我知道我不能,我不能隨意的更改歷史。於是唐軍軍心不穩,終於釀成大禍。然而各地藩王未能齊心協力而是藩鎮割據,民不聊生,歷史幕幕痛心。我又來到了後唐,此時的後唐是繁華落盡的淒涼,政治腐朽,社會動盪不安,我看到許多文人志士擁有一身才華卻報國無門,只能遺憾終生。南唐後主李煜起初的生活是奢侈的,我走向前去想要喚醒他,可是昏庸的他聽不見我的勸告,我只能默默的走遠。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我再次遇到了李煜,此時的他再也不像以前那般光鮮亮麗,眾星捧月,他站在桌案前涕泗橫流,白紙黑字寫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是寄人籬下的亡國者,他親眼目睹了大唐由興盛到衰亡。是啊,他現在是憂愁的,滿滿的都是對故國的感嘆,對生活的失望,他也在懺悔!懺悔他一生無所作為葬送國土!我是悲憤的,我不想再繼續看他無用的做法。我來到了詩人李商隱的身邊,詠頌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此詩句象徵著大唐的奄奄一息,而他自己的堅定理想不能實現的遺憾。歷史的一幕又一幕在我眼前上映,我是知道歷史結局的,但仍然避免不了被這淒涼的場面所感染。在這晚唐留下了我最純粹的眼淚。唐朝的歷史也要到了盡頭,我的書籍也要進入了尾聲。

願時光能緩.,我想多在盛唐停留一會兒。這時,耳邊傳來了“戲子落妝、花開花落、曲終人散、又是一朝醉夕陽;雲捲雲舒,繁華落盡,終是一場春秋夢。”的裊裊讀書聲。我知道我的“大唐之旅”結束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懷揣著中國夢,就應銘記歷史,勵志讀好書!讓書香飄滿校園、讓書籍為夢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