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材料優秀作文:膠片與數碼時代

聯考材料優秀作文:膠片與數碼時代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我家裡有一個大相片鏡框,居中的是一張爺爺和奶奶的黑白合照。在眾多彩色照片中顯得特別,爺爺特別珍惜它,說它能喚起當年許多美好永不褪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舊的照片,見證過歷史、經歷過時間洗禮,沉澱出的風情讓人駐足留戀而忘返;新的,外在個性,內在現代,汗牛充棟,卻少了些許只可意會不能言說的感覺。當彩色取代了黑白,當信息技術的快捷取代了黑白膠片沖印的等待,當一切的美好與便利都變得那么的觸手可及時,唯一無法取代和抹殺的,是那個膠片年代遺留下來的美好回憶。我們都迫不及待的去生活,丟棄了原本的慎重與等待。忙碌著去消費,忙碌著去探索結果,忙碌著去抓住愛情,也忙碌著去終結。黑白膠片的時代與數碼科技的時代,主要是說現代的科技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

現代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內涵的一種現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簡版,想學東西只想報速成班。快餐文化是現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產物,是人們對名利過多追逐的產物,是人們只求其名不求其實的表現。快餐文化只能填飽肚子,但沒有太多的營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太多的細微與謹慎被拋棄,記憶的痕跡越發的淺薄,生命漂浮在空氣里,沒有降落的地點。我們越走越遠,越走越快,忘卻了生命的厚度。那些曾經的年少,曾經的輕狂,曾經的汗水,是黑白照片挖出了我們有點缺乏饑渴的回憶,在這沙漠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背後烙下了腳印,驀然回首時,已是泛黃一片,你問我黑白照片好還是數碼照片好?我會回答黑白照片。在那張黑白照片上,那個小小的身影,又何嘗不是每個人的當初。曾經依偎在父母溫暖的懷抱,曾經穿上最時尚的童裝,曾經時時好奇的心情,曾經懵懂無知的表情,那一束陽光,那一份安然,便是人生最美的時光,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因為黑白照片記錄的是曾經回不去的過去,照片中那人笑得有多開心,現在我們只能用照片回憶,那是現在用多高科技的數位相機也無法拍出的效果。留在黑白照片裡的,不只是殘舊,還有永恆的思念……黑白照片即使泛黃,即使模糊,還是能銘記於心,因為它有魂;數碼時代即使再豐富新鮮,日新月異,但無了心,一切變成了影。珍惜歲月,為了忘卻的紀念。

為啥當年用膠片照相機拍出的照片更容易讓人懷舊,而數碼照片卻更難?要搞清楚這一點,得理解懷舊。懷舊的過去是思鄉,源於缺乏歸屬感。這種人類珍視的情懷,恰恰可以帶來歸屬感:科技發展帶來社會文明進步,也帶走了傳統生活習俗。站在新起點,新舊事物每時每刻在發生交替,還是轉變觀念.跟上時代節奏,莫讓懷舊心封住追夢思維,理性面對走去歲月。珍惜過去,更要珍惜創新發展時代。

復古與懷舊最起碼可以反映兩個方面,其一現代人知道了以史為鑑,其二古人的優秀成果。所謂復古與懷舊也能說明此事物的強大生命力,不光局限與那個時代而是與時俱進。例如旗袍是一個女人修煉自身的道具,是女人秀外慧中的載體。旗袍,它源自中國皇室,發揚自與海外文化的交融,並且在時尚與懷舊中不斷可以洗禮下去。這份中西合璧的血統決定了,對於一直在與時俱進的中國女性,它是我們表達身份最恰如其分的一件美裳!

網際網路和通訊工具的發達,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通訊效率。書信大概沒有多少人再寫了,遠行的兒女只要電話報一個平安就行,沒有了寫家書的那份情趣,也就沒有了那種只有文字才能表達的思念之情。

快餐文化確實已經潛移默化至我們這輩生活中,但一家人在一桌子上吃飯的幸福感永遠無可替代。最好的應該是與時俱進與懷舊並存,在時代的潮流挑選出經典保留在心間,在心中,瞬間也可成永恆。過分現代顯得輕浮,過分懷舊顯得保守。將歷史的沉澱和底蘊與時代的活力和新鮮相結合才是最完美的狀態。偶爾懷舊是種美感,但與時俱進終究是攔不住的步伐,如電燈的出現逼使煤油燈徹底消失一樣。數碼科技也使膠片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