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卷高考作文題目:曾被捨棄的微光

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捨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

【解析】

與往年高考一樣,高考作文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查閱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發現有一個特點,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時,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給題目的做法,讓考生自擬題目。這種開放式的命題方式,避免了主題先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值得提倡。

今年高考作文為材料作文的地區有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和廣東、天津。其中上海的考題為,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捨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天津的考題為——材料作文:兩條魚在河裡游泳,老魚問小魚:河裡的水質如何?小魚說:我不知道水質是清澈還是渾濁。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事情體現大道理。根據你對這段材料的理解,寫一篇作文,體裁不限,800以上。

拿這些題目與兩年前的材料作文相比,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在給出材料之後,不再限定學生的題目。比如,20xx年江蘇的高考作文題是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天津的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的世界。給出的材料是:世界似畫家筆下繽紛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動的音符;世界因創新而進步,世界緣和諧而溫馨;世界可以存在於神奇虛擬的網路,世界更演繹著平凡真實的人生;世界說起來很大,世界其實又很小

我國高考作文一直以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主題先行,限定學生的觀點,要求學生必須有正確的觀點,並對這一觀點展開論述。因此,每次作文,教師、家長和考生都擔心剎偏題,擔心觀點錯了,整個作文得很低的分數。近年來,高考作文題,減少了與時事政治的脫鉤,增加了材料作文,讓學生根據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意圖使作文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和表達。但其中不足的問題是,有的材料給學生的思辨空間太小,或者太生僻,不為大多數考生所熟悉,再就是在給材料之後,再限定學生必須按規定的題目寫作。像天津地區的作文,今年的材料作文就比20xx年明顯更甚一籌,給學生較大的思辨、想像空間。

給學生材料讓學生開放式寫作,這與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很相似。近年來高校自主招生面試也受到輿論關注,相比傳統的考試,面試的靈魂在於沒有標準答案,對於老師的提問,學生可以有十分個性的觀點,只要自己能自圓其說就可,這種面試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表達空間。

當然,無論是對於口頭表達的面試還是書面表達的高考語文作文,考生和家長都有一個擔心,題目變得靈活,題目不加限定,老師的評判尺度怎么掌握。這也是我國高考作文的大問題,考生們不是寫自己想寫的文章,而是寫讓考官滿意的文章,於是會揣摩考官的喜好行文。高考範文之所以流行,就是這一原因。因此要讓考生們能自由表達,還有必要在考題變化基礎上,改革考試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