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寫作素材大全:責任

【什麼是責任】

責任似乎是一個很空洞、寬泛的抽象的概念,說不清楚責任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理解什麼是責任:

1、責任有豐富的內涵。可以從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來區分,可以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去認識。責任無處不在,存在於生命的每一個崗位。父母養兒育女,兒女孝敬父母,老師教書育人,學生尊師好學,醫生救死扶傷,軍人保家衛國。人在社會中生存,就必然要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祖國承擔並履行一定的責任。

2、責任有不同的範疇。如家庭責任、職業責任、社會責任、領導責任等等。責任只有輕重之分,而無有無之別。責任是神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履行道德責任,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良心的拷問;不履行法定責任,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懲處。

3、責任和權利是對立的統一。沒有無責任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責任。一個人的權利,往往是他的責任;一個人的責任,往往是他的權利。享受一定的權利,必須盡到相應的責任;盡到一定的責任,才能享有相應的權利。

【責任的內涵】

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責任和自由是對應的概念,責任事實上雖然不是時間上以自由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於責任之中。責任是唯獨存在於上帝和鄰舍的約束中的人的自由。負責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動。除了他的行為和他本人以外,再沒有別的能夠支持他,減輕他的負擔,這個事實就是自由的證據。負責任的行動發生在義務中,這義務給予他自由,給予他完全的自由。同時,負責任的行動完全發生在相對性的區域內,發生在無數視角里,每一種特定的現象都在其中出現。社會在發展,責任內涵也在不斷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賦予責任日益豐富的時代內容。負責任的大國,負責任的政府,負責任的公民——中國以更加鮮明地形象呈現在世界面前。

責任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指一個人對其違法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不同的法律部門對責任能力的定義也是不同的。民事責任能力指民事主體據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資格。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性質、意義、作用和後果,並能依據這種認識而自覺地選擇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對自己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

責任的兩個基本要求

1)價值觀要求。乙方主體必須按照甲方主體的價值觀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而不能按照乙方主體自己的價值觀要求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即乙方主體必須代表甲方主體的利益要求來進行決策和行為,而不能代表乙方主體自身的利益要求進行決策和行為。否則,將受到相應原價值處罰。

2)價值率要求。乙方主體必須按照“價值率法則”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即乙方必須儘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履行責任。

責任的兩種基本涵意

1)一是指份內應該做好的事,如履行職責、盡到責任、完成任務等。

2)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如擔負責任、承擔後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