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熱點素材:中國在里約殘奧會勇奪107金

20xx年的殘奧會,我們國家的殘疾運動員的表現實在是讓我們激動和感動,他們取得優秀成績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殘疾運動員的一種風采。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xx高考熱點素材:中國在里約殘奧會勇奪107金,希望對你們有用!

里約奧運會的餘音似還未了,殘奧會閉幕的鐘聲已經敲響。

沒有里約奧運會全球矚目的關注度,沒有每天占據頭條的話題度,但這屆殘奧會上的中國健兒,依然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11個比賽日,斬獲107金81銀51銅,共239枚獎牌,高居金牌榜、獎牌榜第一位,並且蟬聯四屆殘奧會金牌以及獎牌總數第一。

同時,中國體育代表團也成為殘奧會歷史上單屆獲得金牌數最多的國家!

激動、震驚、興奮,和很多網友一樣,環環更多的還是感動。

那些我們曾在里約奧運會上留下的遺憾、淚水,未竟的光榮與夢想,都被他們一一找回。

不,是他們,重新定義了榮耀。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在閉幕式致辭中說:“這是一屆‘非凡’的殘奧會,用它來形容中國代表團的表現,也毫不為過。”

里約殘奧會一位志願者卡爾拉這樣描述中國殘疾運動員,“運動員們非常有涵養,而且還很陽光開朗,他們是賽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11天的比賽日中,中國隊一路領跑獎牌榜,BBC用了“一騎絕塵”的字眼來形容。

中國統治殘奧會獎牌榜

當然,不可避免的,質疑聲也同樣存在。

包括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在報導中國隊戰績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疑問:中國隊之所以能夠奪得這么多的金牌,是因為他們派來的運動員數量多。

今年,中國有300多名運動員參賽,這是中國作為殘奧會強國的正常表現,但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策略:越多的運動員參賽意味著越多的獲獎幾率。

我希望中國運動員是合法的。——Facebook一名外國人

面對質疑,環環一貫的態度是:是我們的錯,不賴;無端扔過來的鍋,不背!

當然,環環從來不認為金牌可以定義一切。

與獎牌榜數量相比,我們為殘奧健兒喝彩,是感動於他們超越身體極限,挑戰自我的執著與勇氣,這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足以打破國界的藩籬。

而下面這些人,只是參賽的300多名運動員的一個縮影。

“十金王”許慶

右肩後方有著一條鯊魚刺青的許慶,6歲因一場車禍失去了手臂,但隨後他學會了游泳,並像“鯊魚”一樣一直游進了殘奧會。

雖然失去了一條半手臂,但來自河南的許慶在殘奧會泳池裡簡直是另一個“菲爾普斯”——四屆殘奧會,他一共斬獲10枚金牌,而他現在還未滿24歲。

20xx年,只有12歲的他是中國殘奧代表團最小的選手,過去兩屆殘奧會他勇奪七金。許慶說,第10枚殘奧會金牌是生涯中的里程碑,但“金牌已經是過去,只是對自己的鼓勵,希望我可以鼓舞更多其他運動員。”

生活讓你哭泣,你也可以去微笑面對

張麗在本屆殘奧會上拿下女子200米自由式、50米自由式和男女4x50米自由式3枚金牌。張麗在微信朋友圈裡這樣留言:“當生活給你一百個哭泣的理由,你可以證明,還有一千個理由可以去微笑。”

“我只有一條腿,但是我與你們一樣,堅強地站著。”

“單腿騎士”梁貴華,20xx年倫敦殘奧會打破世界紀錄獲得金牌,里約再次衛冕。“我們不能改變命運給我們的不幸,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生活的態度,積極一點,樂觀一點,其實生活的路可以更寬廣。我只有一條腿,但是我與你們一樣,堅強地站著。”

沒有男神女神,沒有“洪荒之力”。

但殘奧會一樣有美麗與感動,有難能可貴的奧運精神和拼搏精神!

而這,或許就是這屆殘奧會上的中國健兒帶給我們的最大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