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點評2019廣東卷作文:感悟自然之美

導語:昨天早上萬眾矚目的20xx年高考拉開序幕,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熱騰騰地出爐,我們先來看看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題:

一、審題和立意

從題目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個關鍵信息:“人”與“自然”的關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科技產品和網際網路已經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無時無刻不體驗著信息社會帶給我們的便捷與快速。

我們最初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由於條件的限制,只能憑藉人自身的特點去觀察和積累經驗,然後根據經驗再對自然界的現象做出判斷。這樣應對自然變化的方式在當前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已是如此落後,跟不上社會快速發展的節奏了。對自然變化新的探測方式不斷在衍生、創新,科技在不斷地推動世界的發展。人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手段在不斷出現新的方式。科技在逐漸的走近我們的生活,憑藉經驗而推斷自然變化的日子已經漸漸走遠。如今的生活無論是娛樂、辦公,還是看病、購物、辦理證件手續,都能在網路上輕而易舉地完成。可以說,有了方便快捷的網際網路,減少了許多生活中棘手的問題。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發現,我們坐在電腦前瀏覽網頁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去公園裡散步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各種豐富的網路信息在一步步向我們走近,可是自然中美好的景色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抱怨,生活越來越乏味了。我們還會發現,我們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玩網路遊戲的時間是越來越多了,久而久之,近視、肌肉勞損、肩周炎這些疾病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健康的身心離我們是越來越遠了。所以,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悔,為何我們沒能好好地保重自己?我們和親朋好友在生活中見面的次數是越來越少了,在朋友圈裡發牢騷的時間是越來越多了,久而久之,和親朋之間的親昵的感情是越來越來越遠了,內心的空虛和傷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所以,我們有時也常常會感嘆,人事變幻無常。

“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話題有許多切入點,但從材料來看,需要學生從感知的角度來切入,即如何感知或體驗自然。這裡的自然既是可感的自然,比如花鳥樹木之“形味”;也是“抽象”的自然,比如花鳥樹木之“意性”、“綱目屬種”等。因此,學生既可以寫自然悅目怡情、修身養性之趣,也可以寫探求自然奧秘、增長見識之樂,或者兼而有之,寫這兩種自然體驗方式融合的妙趣:不限於故紙堆的局限,也不限於純觀景的浮淺,在感受和感悟之間尋找平衡點。但無論從哪一觀點出發,都不能脫離“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立意,也即態度可以分化,立意卻不能偏頗,否則就有離題的危險。

二、選材和語言

在作文素材方面,我們要從多個角度進行選取,避免選材單一陳舊。“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話題兼顧了文理科生的不同知識背景。文科生可以寫旅行感悟,運用古代文學知識中文人墨客對自然野趣和自由心性的嚮往追求的相關素材,詩句文段應該說是可以信手拈來;理科生則可以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寫探索與發現自然的樂趣與局限甚至危害,從而上升到“感悟自然之美”的重要性這一點上,寫作素材應該也比比皆是。總體而言,針對這一話題,文科生適合寫記敘性散文,理科生適合寫議論性散文。

至於命題的選擇,由於材料偏抒情,所以題目擬訂最好抒情化處理,議論性的題目可能會顯得生硬突兀。比如可以用“心靈之旅”、“荒野低吟”、“且歌且行”、“自然物語”等這類題目,既詩意美觀,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語言方面,因為該題適合寫記敘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所以語言應力求生動優美。寫議論文尤其要注意在議論與材料陳述方面要“碎片化”處理,不能堆疊材料再議論,而是夾敘夾議。同時,融入自己鮮明的觀點和態度,做到條理清晰,層次鮮明,這樣的作文才足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