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4年的文化“足印”看當今中國的文化

說起足印這個詞,或許我們都會把它和足跡、軌跡、人生、成長曆程等一些比較“泛泛”甍然的概念的聯繫在一起。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嗎?!可是一提及足印,我就想對2024年的文化走過的“歷程”做一番見解,談一談我對當今中國文化的看法。

說起2024年,文化不多,文化事件卻倒不少,不管你是走馬觀花回眸一瞥,還是“側目而視”仔細打撈,映入眼帘的大抵是“一地雞毛”而已。漫長360多天沉澱下來的文化積累,如果用“沒文化”來形容,那大概是最合適不過的,而就拿這些“不能稱作文化”的“文化”來說,它們既不像“鳥巢”那樣有個“骨架”,也不像“水立方”那般有張皮膚。

盤點2024年的“文化”,雖說寥然甚虧令人寒磣,但說頭兒多少有一點:“快樂男生”一成功舉辦電視台就笑了,作協副主席陳忠實書會受騙就哭了;部落格點擊突至網路第三當年明月就笑了,眾歌星的演唱會票價都超過2019元許多追星族就哭了;于丹一走上“百家講壇”就笑了,“超女”們一看到“超級男生”舉辦就哭了;“嫦娥一號”成功飛入太空中國人民就笑了,韓寒看到了郭敬明被破格批准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哭了……笑了哭,哭了笑,或真實,或虛擬,2024年中國的文化“歷程”就這樣了。

不過也的確,現在的我們,真的就是“沒文化”;如今的中國,也就是“缺文化”。看看電視上被眾人所津津樂道,且每個參賽選手個個都自稱是“江湖中人”的“武林大會”,你就會明白:三分的舞蹈“乾貨”,原來是可是被稀釋成一檔30多分鐘的名牌節目來做的。不愧是武術“原產國”的做法。再看看《紅樓夢》再拍的準備“花絮”,其間的“龍套”走得百姓果真是“眼花繚亂”沒有一點“頭緒”,光一個林黛玉的扮演者都能“如火如荼”上這么長時間,在眾人都把它作為一個成名機會的情況下,有關單位還像搞“學問”似的舉辦了一個“選秀大賽”。這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也著實是名副其實的夠“紅”的,不僅帶動了其間的演員“紅”了起來,而且還帶動了其相關的投資商家的鈔票“紅”了起來,真的是落實了“共同富裕”的偉大宏旨。如果曹雪芹先生九泉有知,不知道會不會“紅”得給“樂”活過來?另外,同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那也是“巾幗不讓鬚眉”!準備重拍的劇本連一個字都還沒有“加點”,宣傳的“新聞”卻都在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了。可是“言立”半年後,卻還沒見到這些愛“臨時抱佛腳”的炒作者們有所“立足”。如此接二連三的“蠱惑”民心,“欺詐”百姓,不知道這些被金錢遮蔽了雙眸的“鼓腰包”們到底想幹些什麼?中國有句俗語叫:“流言止於智者。”但屢次被“詐”之後為什麼類似的“流言”還沒有停止呢?可見那些自稱是“文化人”的“文化人”並不是所謂的“智者”。

再看看如今被人高度追捧的“百家講壇”,那可是獨領著中國國學教育“文化”,“名家雲集”的名台,別看是一座和老師上課教學並沒有什麼區別的三尺講台,可那上面站的都是所謂的“名家”。“名家”們只要能站在上面“啼笑皆非”般的把孔子說成喪家狗,把莊子說成處處求人等米下鍋的“乞丐”,然後再加上自己滿腹經綸般的長篇大論,給台下的觀眾講上幾個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的故事,然後就大功告成,名利雙收。如此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風水寶台”,可想而知台下那些其它的名家對這座“台子”覬覦的頸項伸得有多么不可高攀。然而就是這種有悖於人類正常思維導向的“導舉”,“名家”給“吹口氣”還能在百姓中間“刮陣鏇風”,這可見我們驕傲無知的現代白領人對中國家傳統文化熟知的“白領”化。也可見在文化可陳的今天,“娛樂圈”都已經被我們拿來充當“文化圈”了。而單就從“文化人”的角度看,著名學者錢理群都豪不客氣地說“我們這一代最沒文化”,可想而知我們“君子固窮”的程度。其實,他說的“這一代”,也多包括了比他年輕的一代又一代。

美術家韓美林說過:“沒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文化和經濟又是相輔相成,彼此融合的,所以說我們現代的經濟也是“沒文化”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許嘉璐不是說過嗎:“沒有文化的經濟再發達也是建在沙灘上的高樓大廈。”這句話形容現在的中國經濟那可是“天衣無縫”。現在中國的樓房聳立得是夠高的,可那是終究只是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樓大廈。一句真話的力量,抵得上整個世界。

透過“真話”和2024年的文化“足印”可以“以管窺豹”,看出在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所有人都已被名利蒙上了“海市蜃樓”般的面紗,生活在世俗的假像和權力的保姆的懷抱之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文化體制存在著種種死穴,我們的文化基因也存在著種種缺陷,但是對於那些愛管文化的“文化官”卻春風得意的滿以為“文化風景這邊獨好”的狀況,我想起了馬季先生的一句相聲來形容當今中國的“文化”和“文化人”:吹牛的人,上嘴唇著天,下中嘴唇接地。

事實上,在這個一見噱頭、一聽炒作,“fans”團們可就會喜滋滋樂呵呵屁顛顛地掏出上百元錢去影院觀賞“大片”的年代,誰還可以被稱為真正“有文化”的“資深”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