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與畏

張開勇敢的翅膀,不懼萬丈的深淵,雄鷹翱翔在廣闊的天際;綻開勇敢的花朵,不懼冰涼的冬季,梅花傲立於冰凍的雪地,是勇者,便不懼任何的艱難,抬頭挺胸,抗過一波又一波的挫折。

勇敢的人,緊緊追逐著心中的那一方淨土,縱使身陷惡境,也毫不畏懼地注視著那一盞明燈。

譚嗣同高喊出“有力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激昂篇章,為戊戌變法的失敗點燃了最猛烈的火焰;魯迅以筆為槍,毫不手軟地打出一發又一發的子彈直搗重心,即使受到攻擊也毫不退縮;巴金記錄下自己慚悔的心,隨《隨想錄》一起公諸眾人,即使遭到譴責也堅強地承受。他們都是勇者,從著自己的良心,憑著自己不畏懼的精神,於昏暗的世界中點亮了自己的明燈。他們是執燈人,不懼前路的艱險,牽引著渾噩的世人走向光明,走向清醒,勇者從不會畏懼。

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是勇者,甚至有人甘願做懦夫,喪失了自己的尊嚴,淪為他人的笑柄。

亡國之時,陳後主竟帶著妃子猥瑣地躲到枯井之中,恥辱地被敵軍拉起並俘虜,喪失了一國之君的尊嚴;慈禧的忍氣吞聲造成了劫匪們的肆無忌憚,讓一代泱泱大國淪為他國的殖民地,政府也成為別人的傀儡;“范跑跑”的“自救”之舉棄幾十學生於不顧,驚慌失措的表情下顯露出的是他那懦夫的一面,自私與虛偽使他玷污了教師的稱呼,受到了國人的譴責。懦弱的表現,是對艱難的恐懼,懦夫不會有“勇者無懼”的大氣磅礴,也不會有勇者的不屈不撓,他們只有唯唯諾諾,只有令世人心寒的膽怯。

“勇者無懼”固然慷慨激昂,但無懼並不是指毫無計謀的橫衝直撞,而是權衡利弊後的三思而行。正是吳用出神入化的計謀,才讓梁山108位好漢個個是英雄,個個是勇者,個個無所畏懼。是勇者,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實力,斬除一切障礙,不懼任何艱辛!

駱駝是勇者,不懼大漠中的孤獨寂寞,甘作過路人的“沙漠之舟”;落紅是勇者,不懼泥土中的黑暗冰冷,願作明花的養分。成為一個勇者,無所畏懼地拼搏在人生道路上,讓所有的願望成真,讓所有的困難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