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翅膀為話題的作文

筆者曾希望有雙翅膀可以飛翔在天空。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以翅膀為話題的作文

第一篇:

當一隻天鵝被剪掉一隻翅膀,他便再也無法飛翔。當我們被剪掉幻想的翅膀時,便再也找不到那個充滿樂趣的創造性的天堂了。

是的,這個問題已經不只屬於我們這個年齡了我們還可以找出這樣的例子:對美國教授提出的圓圈問題,大家也許早已耳熟能詳。我們這些“獨臂”的同胞們,腦筋只會用再怎么應付明天的考試上,而對一個圓圈可能是什麼的問題不屑置辯。是的,圓圈就是圓圈,是事實,可以論證,有理有據,考試就一定得給分。

我們的傷疤早已被撲面而來的“應試”所掩蓋,被答對了一個物理公式而得到的誇獎所撫平。但是,總該給我們一個為“晚輩”據理力爭的機會吧!

1968年,美國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兒告訴媽媽,他認識了禮品盒上“OPEN”的第個字母“O”她的媽媽感到非常吃驚,問她是怎么認識的。小女孩兒告訴媽媽說是幼稚園老師教給他的。這個母親在表揚過她的女兒後,把女兒的幼稚園告上了法庭,理由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該幼稚園剝奪了他女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因為他的女兒在認識了26個字母后,想像力也隨之消失了。這個母親要求幼稚園對這種後果負責,賠償她的女兒精神傷殘費1000美元。

她的訴狀遞交上去後,引起了整個州的軒然大波。幼稚園的人認為這位母親一定是瘋了,而其他家長也認為她有點兒小題大做,就連她的律師都不贊成她的做法。

但是,經過之偉大母親的堅持和努力,三個月後,此案的結果出人意料—該幼稚園敗訴。因為陪審團被這位母親在法庭上講的一個故事所感動了。

那就是折斷天鵝的故事:人類為了不讓天鵝飛走,將天鵝的翅膀剪掉了一隻。人們將一隻完好的天鵝放在小池塘里,斷臂的那隻放在大池塘里。這樣,沒有了一隻翅膀的天鵝飛不起來,而健全的天鵝飛起來後卻缺乏著陸點。所以,兩隻天鵝都只能乖乖的待在池塘里。作為一個兒童,就應該享有玩的權利,就應該享有問“為什麼”的權利,而不是過早的被局限於只有ABC的小池塘里,再也創造不出新玩意,再也飛不到新的領域去。

愛迪生就是因為擁有可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才發明了電燈泡;牛頓就是因為擁有創新的意識,才發現了地心引力。可能你的兒女想像力不是很豐富,但是你不可以剝奪他們想像的權利,因為一隻沒有翅膀的天鵝是永遠都飛不起來的。

一個圓圈在一個小孩子腦海中可能有千萬種答案,請不要告訴他那只是一個圓圈,別折斷它幻想的翅膀。

第二篇:

天使,有一對美麗的翅膀,她是世間最美的象徵。可在我的心目中,老師也擁有著一對天使般的翅膀,她的翅膀是“隱形”的,她就像一位天使,帶著“隱形翅膀”在孩子們面前飛舞,傾盡全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就是我身邊最近的人——我的語文老師。

她,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女教師,雖然兩鬢已經斑白了,可她的心永遠是年輕的,善良的。

老師教過的一名學生,不幸患上了腦積水毛病,若是手術不及時,他將會永遠在黑暗中度過。王老師知道了這名學生遇到困難,二話不說前去醫院探望這位生病的孩子,並給予他鼓勵,還把自己辛辛苦苦掙得一個月工資都捐給了那個孩子。遺憾的是手術失敗,這個要強的孩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出院回家後一蹶不振,鬧情緒、摔東西,還不吃不喝。老師帶著水果去看望,又講故事又說理,還寫信聯繫廣播電台,給那個孩子點歌鼓勁,讓他鼓起勇氣去面對現實,去和病魔作戰。輟學後的孩子為了生計,在街頭巷尾做起了騙人的“小半仙”,後來在王老師的幫助下改學盲人按摩。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王老師讓我有了尊嚴。”

她,還用自己的部落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王老師利用業餘時間和博友們溝通,交流,通過網路平台,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是王老師的熱心感動網友,當愛心人士們和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結成對子,是她,使一張張愁眉苦臉變成了每天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十四個孩子,因此能夠專心學習,不再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擔憂。

王老師是平凡的,但也是偉大的。因為,王老師擁有著一顆寶石般閃亮而又純潔的心,這顆純潔樂於助人的心,就成了老師的一對天使般的“隱形翅膀”,飛呀……飛……飛到整個校園的上空,哪個班的學生遇到了困難,她就伸出溫暖的雙手,攙扶一下,不讓幼小的心靈受到傷痛。這一小小的舉動也許能改變人生,也許能彌補她們心靈曾經受過的創傷,王老師就帶著她的“心靈創口貼”,只要往你身上一貼,突然“彩虹”就出現了,掛在那蔚藍的天空中。孩子們笑了,歡呼著,跳躍著。

魚備有兩鰭,有了江河海洋,才能使其游得歡暢;鳥生有雙翅,有了遼闊天空,才能任其自由翱翔。精彩的生活,其實就是你準備好了的“紙鳶”,只等東風起,放飛到山樑。

蝴蝶翅膀本沒有色彩,但它準備了微觀的特殊結構,有了這個特殊結構,它可以坦然的告訴世界:我有翅膀,只等點亮。

是的,在生活中,“我有翅膀”,就是一種實力,你具備了,就有一份氣定神閒;“只等點亮”,是等待恰當的時機,一旦出現,自然美麗無邊。因為當實力遇上機遇時,生活的狀態就隨之改變,如蟄伏的青蛙遇上春天,由緘默無聲,到一路唱鳴;如雨後的天空碰到陽光,由清新淡雲,到七色彩虹。

所有這一切,恰如莊子《逍遙遊》里的大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只等“海運”來臨,“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而享逍遙之游。試想,鵬沒有實力,或者有實力,但不能借力到九萬里高空,就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生活像寓言,寓言即生活。程虹教授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英語系教授。她在上山下鄉時,白天參加繁重的生產勞動,晚上仍堅持看書學習。當恢復高考時,她憑實力跨進了大學之門。之後,當人們將眼光盯在眼前的功利和時髦上時,她又選擇“甘於寂寞、心無旁騖、持之以恆,主動蹲下身子,打好紮實的學問功底”。當美國自然文學之風颳到東方之岸時,程教授已潛心十年研究,著作業以等身了。

機會是為準備者而準備的。程虹教授正因為注重打造一副有實力的“翅膀”,當機會來臨時,就完全將自己的人生點亮。倘若沒有實力,哪怕機會如綿綿春雨,對你來說,猶如澆在一截腐朽的木頭樁上。

當然生活不一定都是好心情遇到好天氣,有時機會潛行在深處,你尋覓不到它半點芳蹤。如南宋的辛棄疾,他壯志凌雲,實力雄厚,但時不與我,只能空發“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之嘆。是啊!“東風不與周郎便”,怎能“銅雀春深鎖二喬?”機遇的缺失,讓多人英雄豪傑垂淚神傷,暗淡了一副翅膀。

可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定給你開了一扇窗。尤其在如今這個時代,只要你真有那份實力,就會有相應的平台。如馬雲憑著靈敏的嗅覺和堅韌的品質,在網際網路這個大好環境中,創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蹟;如俞敏鴻憑著決絕的勇氣和超人的努力,創造了的輝煌……環顧四周,誰的成功不是實力的展示,不是機會的垂青?誰的實力不是用努力置換,不是有其自己的“特殊微觀結構”?

蝴蝶憑著一副“特殊微觀結構”的翅膀,最終將五彩繽紛點亮。人生如斯,也應準備一副翅膀,去迎候你的那縷陽光。

第三篇:

夢想的推動需要光和熱的釋放,夢想的成果需要奮鬥和堅持的支撐。為了讓夢想不再是夢,我們唯有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不斷努力奮鬥。

我不甚理解奮鬥是什麼,我只知道我們為了我們的大學夢過著早晨隨書聲起,中午拌題海過,晚上與單詞長眠,日不出就作日已落還未息的日子。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一個盡頭!我只知道夢想尚未成就,同學還需努力。

我們帶著父母的殷殷期盼來到這裡,不能退縮,也沒有理由逃避。我們只能向前,帶著父母的殷殷期盼駛向遠方的夢。

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知激奮了多少芊芊學子,又不知有多少人是為中華之富強而努力奮鬥的。而我,是自私的。我們有那么大的豪情,也沒有那么遠的抱負,我只是“為父母之歡顏而讀書。”為了父母在鄰居面前有對自己孩子成績的談資,為了不給父母施加額外的壓力,為了父母布滿皺紋的臉上的一絲微笑,我努力了。

曾幾何時,試卷一張張的做,試題一個個的算,我得到的結果都是成績一步步的跌,我笑了,很傷心。但是上天不相信眼淚,我堅信美好的明天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沒有人會因為同情你而將成功送給你。所以我正在努力著,思考如何學好功課,如何將成績提高上去。俗話不是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嗎?我失敗了那么多,我遲早會得到成功“兒子”的!我曾近看過這樣一組漫畫,一個人挖了大大小小,深深淺淺很多口井,可沒一個出水,但其中有許多口井只要再挖深一點點就會出水了。可他卻帶著沮喪的心情放棄了。這告訴我們成功不僅需要奮鬥,還要堅持,也許只要再堅持一下便可成功,可是我們沒有。我們有的只是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成功面前,在離他僅一步之遙的地方停下腳步,又原路返回了,不要對此感到遺憾,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我們決定駛向遠方的夢想,那就只能朝目標而努力奮鬥,直到你的箭射中靶心的那一刻你便可驕傲地說我奮鬥了努力了成功了。奮鬥成就夢想,即使你最後沒有成功,但你至少證明曾經有夢,奮鬥過,打拚過,這就夠了!

所以,為了夢想實現那一天的歡躍,加油吧!努力吧!奮鬥吧!我們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