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作文1300字

母親作文1300字(1)

有一種愛,是穿越了幾個世紀,留守了幾千年美麗,只為今生有你。愛得無語,愛得驚天動地。

——題記

她只是個平凡的農村婦女。黝黑黝黑的皮膚,齊耳的沒有光澤的頭髮,粗糙的大手會在冬天的寒風中裂開一道到口子,然後看見裡面血紅血紅的肉和血。多少年滄桑歲月已逝,她的眼角又多了幾道淺淺深深的皺紋,身高似乎也矮了一截。

她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朝露中去,日暮歸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幾畝良田,幾個小菜園。偶爾趕集晚歸,披著星輝。還要為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傢伙騰起裊裊炊煙。

她也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從早到晚碎碎念。念來念去都是生活的瑣碎。柴米油鹽的勞累,粗茶淡飯的回味,不思進取的責備。還有她那河東獅吼的嗓門,有時候就是站在村口也能聽得到。

她也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沒上過學。她說她不喜歡讀書。但是她的孩子,誰也不準有不想讀書的念頭。她說窮人也要有志氣,窮人也要勇敢地把頭抬高。那次,她的兒子嫌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曠了課不去上學。女人扯著藤條,鞭打著孩子毫不留情。

自此,兒子不敢再曠課,不敢不想上學,成績一直很好。

女兒沒有很懂事,讓女人受了太多的委屈。

女兒不思進取,一整天庸庸懶懶,得過且過。

不寫作業,不認真聽課,還經常曠課。跟一群小混混字一起,還講髒話,經常打架。

女人都知道,但也沒說什麼。只是女兒回來的時候,她凝視著自己受傷的孩子。沒有隻言片語,然後輕輕幫女兒擦拭傷口。

那天,女兒突然心血來潮,拉著女人去上街。背後有好多人在對女人指指點點,女人也沒說什麼。回到家裡,老師的一通電話打到了家裡。

你的女兒可能不能再當班長了。

女人明白。放下電話後沉默了許久。女兒突然看到女人蒼老的背和映著昏黃燈光的晶瑩的淚。女兒突然想起那段一同趕集歸來的艱苦歲月,雖然很累,女人卻很幸福。

女兒突然想起女人的碎碎念。柴米油鹽的勞累,粗茶淡飯的回味,不思進取的責備。今天,還有她徹底失望的淚。

女兒罰自己不準吃飯。面對著牆壁跪著反思。女人站在門外,掩著門流淚地偷看著這一切。

女人的知識有限,理智也有限。

颱風將至,她還蹲在田裡收拾著她的稻田。

女兒把她從田間拉回來時,暴雨驟至,風雲變色。接著天空一片黑,然後停水停電。

女人突然想起還遠在一段距離之外上學的兒子,還沒回來。風雨肆虐更狂,遠外風的呼嘯聲一聲高過一聲,外面不斷傳來哭喊聲。

學校早就放學了,孩子們都在路上,遇到颱風了。

女人唰地一聲站起,猛地推開門向風雨中衝去,連鞋子都忘了穿。

然後,兒子躲在女人的腋下,女人用自己的外套遮住了他。女人光著腳y,把兒子帶回來了,把兒子帶回來了。

女人一直都在勞作。星星上了天空的時候,她還沒從河邊洗衣服回來。

女兒騎著腳踏車,到河邊去找她。

回來時,女兒硬是要把女人載回家。女人拗不過,坐到了車后座。

昏黃的路燈下,映著兩個人長長的身影,還有一輛腳踏車。

女人不自覺地哼起了同年的歌謠。

你這婦女!大街小巷地也敢唱歌,不怕人家笑話。我可覺得不好意思了。女兒打趣說。

女人不說話,繼續哼著歌。末了,才說了一句。

我開心唄!

女兒伸手拭了拭眼角的淚,繼續往家裡走。

或許,母親這個名詞不是本來就有的,只是這么沉默的偉大的愛,讓我們感動地太多,才有了母親。母親太容易滿足,也太容易感動。

我就是那個不孝的女兒。

僅以此文,獻給我的平凡的和天下所有的平凡的母親。

母親作文1300字(2)

夢裡依稀慈母淚。印象中的母親很堅強,沒流過幾次眼淚,為何在我的夢中卻含淚欲語?

想到母親說起她一人在家的寂寞,我就感到一陣揪心。因為弟弟上國中住校了,父親經常外出,而我上高中也住校了,離家的我,似乎覺得離家已經很久了。每每只留下母親一人獨守空房,本來不算很大的家,在母親眼中恐怕也是空空徒壁,默默無語。近鄉之路情怯怯,似乎遙遙可見家中的母親,又守候在大門口張望,遙望著遠處,凝結著眉頭,向著我歸來的方向,我知道母親在等我回家,等女兒來傾聽你的寂寥和唏噓。

上了高中後,我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母親如許笑說:“我可以不用急著從田地里趕回家來,擔心太忙家裡的衣服沒人洗,因為有你在家”。於是母親總是笑著逢人就夸女兒長大了,我笑笑不置一詞,知道母親忙於農活、操持家務實在不易,看見母親日漸老去越發單薄的背影,作女兒的我怎么忍心?我做點什麼也是應該的。何況我只做了一點點,母親就感到欣慰萬分,可是母親為這個家付出這么多年,誰何曾記得感謝母親?也許這就是母親心中的寂寞。

或悶熱或涼爽的夏夜,母親喜歡出門走走,只要我在家,就會陪她去家旁的巴河邊散步。記憶中多少個靜靜的夜晚,伴著河水的流水聲,河邊草叢裡小蟲子的歡叫,我陪母親在河邊上走過去又走回來,一路承載了母親嘮嘮叨叨的碎語,用不著我說話,只需要我靜靜地去聆聽。母親所說的事情,無外乎是是非非好好壞壞,每逢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便自說自嘆,一旁的我竟無話可說,不知該如何勸慰母親,想想也許勸慰也是無用,母親操勞的心如何放得下?惟有在母親碎碎的叨念中用力傾聽,用力傾聽母親淳淳的勞苦之心。

母親總是放心不下的還是我們,常常打電話回家,問寒問暖問我們吃了沒有吃了什麼。然而,每次我都很不耐煩地回話: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知道照顧自己!母親初聞此言,一時無語,而後便說是她多心了。想來母親當時是多么失望,我不懂事的衝動就這樣將她的關心生生逼回;或許母親還有些許慰藉,畢竟兒女長大了會照顧自己了。

我始終不知母親如何作想,很少和母親交流,有的只是責怪和喝斥,對母親最好的態度就是默默地聽她說。在忙完之後的冬季午後,父親習慣小憩,弟弟常在外玩耍,母親便讓我陪她坐在陽光的暖意下,在些許的寒氣和翻飛的浮塵中,給我講述過往舊事。小時候的哭哭鬧鬧,和弟弟的打打罵罵,被母親狠狠地鞭打,讓父親苦心地說教,在母親的碎念之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時,年輕的母親脾氣暴躁,動輒就連打帶罵,從小就執拗愛哭的我,自然挨了母親不少打,以至於後來和母親從對抗到生分,從吵架到無語。總在親歷他人母女情深的場面時,我才忍不住捫心自問,我和母親之間到底是誰錯了?為何我還一直不願原諒母親?

猶記那次母親到學校來看望我,“我看見她額上汗珠,問寒問暖情景,突然不知該說什麼,母親說本周放假嗎,家裡殺過年豬了”我沒有回答她,陷入了久違卻毫無印象的回憶中,捕捉母親的氣息,細細地感覺母親的心跳,靜靜地聞著母親的味道,默默地珍藏母親的溫暖。只有此時,我才覺和母親血脈相連,心無隔閡,體味到母親的愛女之心。

恍然間,風姿影綽,笑靨如花,我已長大,母親漸老。長大的我會不耐煩地抱怨母親的羅嗦,漸老的母親卻只會含笑望著她的女兒。長大的我漸漸明白母親的不易和辛苦,漸老的母親已然原諒女兒對她的誤會和怨恨。長大的我用默默的方式來傾聽懷念感受母親深深的愛,漸老的母親也習慣了女兒無聲無息的陪伴和心心相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