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

望著窗外的綿綿秋雨,和著泥土的氣息,我的思緒就像斷了的佛珠。

看著窗外走過的淡妝女郎,我聞到了胭脂味,很難聞,但我又極力使自己聞到。我想,她該是去約會吧。這從她幸福而又靦腆的神情可以想像得到。於是,我聯想到這是一場羞澀的雨,就像那“丹唇未啟笑先聞”的少女,含苞待放。

對於“綿綿無絕期”這個詞,更多的是適合少年的多情和少女的懷春。這使少男匆忙得無法準備,然而它卻使少女浮想聯翩,但更多的時候她們只能埋下頭,對著這么多的美不說,任它們流到心田裡。

纏綿的雨該配瀟灑的風,風是雨的伴奏。風乘雨勢,使該露的不該露的,都露了…它使人心驚肉跳。驚的是心,跳的是什麼呢?

是柳三變的曉風殘月?

是李後主的東流江水?

還是易安居士的一簾西風?

末了,便都疲憊了身心、倦怠了容顏。讓你,讓我,讓他們都入了虛設的良辰美景,淌了枯寂的春水,瘦了銷魂的人兒。

多情的雨,柔腸的風。原本屬於少男少女,但它是“遺忘”的先知,就像兒時的“青梅竹馬”於長大後的“一忘無遺”。雨下時,也許有少許的纏綿悱惻;秋之後,誰還記得之前難忘的雨呢?或許,有那么一丁點兒人,在沒有雨的時候,能想起些什麼;但也有些時候,下的能是一場大雨,淋濕所有“雨客”的心,給予的則是“看官”蕭條的喝彩。

於是,任何東西銷聲匿跡之後,人們會發現:艷陽天已經來臨!

不單因為秋雨的湮滅,更多的是青春的飛揚,思想的成熟,這其中還含有一種被動。正如魯迅先生《傷逝》里的子君和涓生,情竇初開,煞是唯美。但是,在種種知名的以及不知名的原因下,分手是難免的。

或許被吞噬的不僅僅是幼稚,重生的也不全是精神的升華。但上帝的吻是落與撒旦身上了。秋雨過後,充滿希望的只是彩虹,儘管是幻境,也儘管是夢,但仍免不了人們的想像。若要問個為什麼?我想,嫩汪汪的水珠它能給你理由;不然你可以在夢境裡探訪田野,傾聽禾苗的心語,屆時,你就會明白:享受燦爛,是我們的花季,更是我們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一切都不是空中樓閣,一切都不是子虛烏有。

夢是被一步一個腳印實現的,希望是被冉冉升起艷陽烘托的。如此,我們的足跡飄往何方,也就沒人知曉了!

窗外,不知是雨停了,還是艷陽點染了半邊天!

我的思緒在依舊飄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