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存作文

溫存作文(1)

歲月易逝,時光荏苒。恍然間我已踏入高二這個神聖的殿堂。驀然回首,再看一眼那一段段讓我青春無悔的旅程,以及悄然離去的高一,心中不免盪出片片情思……

一年來,因為有她的陪伴,以至於彌留於心。

初次見面時,她一身簡單而乾淨的著裝頓時讓我心曠神怡,小巧的身子配上一頭犀利的短髮,和她與生俱來的氣質合二為一。本以為她的氣場會讓人難以接近——我是說,本以為。

她臉上似乎永遠掛著微笑,如春風拂過雨水浸潤,不得不讓人感覺到親近。於是我再次下定論,她應該是“閒靜時如姣花似水,行動處弱扶風,”但是,我又錯了。她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幾乎讓人看不出她竟是來教我們的老師,反而像半路轉班的學生。呵,真是神秘又矛盾的人物。

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緣分,我被推薦為語文課代表,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就是我的頂頭上司。

第一節語文課,我坐得端端正正安安靜靜,希望就此能留給她一個好印象,而出乎我的意料,她並沒有講接下來的所要教的內容或者如何學習的方式,而是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大大的字——做人,一團白色顯得分外耀眼。而我,從未見過如此遒勁有力的字,我便深深地被那幾個字折服了,頓時為了我曾經那“龍飛鳳舞”的字而羞愧不已。她還具體分成男生和女生兩方面進行解說,教我們如何享受生活,樂在其中。看似平淡無奇卻飽含哲理,給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觸動。這是第一次,我被她小小身體裡蘊藏的王者氣概所震懾、消融然後逐漸迷戀上她。

她善於多方面地培養學生。在語文課上,她時不時會開幾個小玩笑,本來乏味無趣的課堂就會被她調動得活力四射。她從不生氣,講解題目也會讓人覺得新意百出,記得一次大概印考卷的老師打了個盹,把錯誤答案印了上去,全班無一人倖免自作聰明把錯誤答案謄抄上去,換做別的老師早就大發雷霆,沒想到她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說:“我挖了個坑果真你們閉著眼都跳了下去,我是該說你們傻呢還是傻呢還是傻呢?”講台下一片沸騰……在晚自修上,我總能感受到她那一絲絲的細膩,她會時常提醒我們“眼睛離課本太近啦”,她會時常囑咐我們“如果太累的話,就趴下來休息一會兒”,耳畔繚繞著她關切的話語,便更加有了動力。她熱衷於和我們一起分享他求學經歷的趣事,總讓我們流連忘返,不禁對她又多了幾分的敬意。她總是希望我們和她一樣,不是單學習語文,更是享受語文。因為她愛語文,所以希望她的學生也能和她一樣愛語文。

能做她的課代表真是幸運,她總是把我當作朋友一樣,我曾偷偷問她今年多大,她說她已經30齣頭,並有一個三歲的寶貝女兒。我別提有多驚訝,並對她說她的風格和長相欺騙了我們這群無知小孩,她興奮得活像撿了糖的娃娃。她還會偷偷塞吃的給我,在將近期末考試期間,一次我去她的辦公室,她塞給我三個大橙子,而且做賊心虛一樣地對我說:“噓——,別被其他同學看見了,我可沒多得分啊!”頓時化解了我心裡的那份緊張急促的鏇律。那份橙子的清香,依舊飄蕩於心。

最美不過她淵博的知識,無私地奉獻出來給予我們;最美不過她大度的氣息,淋漓地體現出她對我們的愛;最美不過她美麗的形象,深刻地紮根於我們心中。

繁華三千終落盡,唯有她愛駐芳華。

炊煙散了,候鳥去了,秋葉紅了,當一切只剩下空白時,只有這份屬於你我的記憶依舊黑白分明,永遠溫存。

高三:張佳銘

溫存作文(2)

童年的記憶中更多的是關於洛陽的枝枝落落,看的最多的是眾人周知的牡丹。所謂“洛陽牡丹甲天下”在那時的我心裡留下的印象總是那么一簇一簇的相當熱鬧,如此也便是富貴榮華的象徵。

那時候並沒有今日宣傳口碑極好的“國花園”(國色牡丹園),倒是在市區有一個很破落的牡丹園。看牡丹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去王城公園,在童年的印象中那裡有著極好的娛樂設施看花倒是其次,殊不知如今回想起來那裡卻成了牡丹花的海洋。總是在園藝師的手筆下開出大多大多簇擁的漂亮花朵,含苞待放的也盡顯風姿。這也確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產業。

如今觀賞牡丹最好的時節依然是三四月份。洛陽可以完全一覽一千多種牡丹品種的“國色牡丹園”也完全開放,給了遊人一個足以大飽眼福的牡丹園,並且那些典故傳說也完全一一在目。

在我小時候住在洛陽邙山的姥姥姥爺家裡的時候,國色牡丹園以前的占地不過是個無人問津的小牡丹園。政府對此牡丹園開始重視也是後來的事。擴大改造後的牡丹園堪稱洛陽的另一大展現風采的特色之地。在這片曾經來來往往的土地上,我看到如此令人欣慰的變化,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洛陽的牡丹文化,去欣賞感知他們。

去過兩次次洛陽文化底蘊深厚的白馬寺,那時候沒有專業的檢票員,只是兩個在門口站崗的僧人,而我兩次都是沒有買票進入的。一次跟著年邁信佛的奶奶進入,奶奶在百般纏念後他們就放了我進去。另一次是跟著姑姑他們去的,是有免票證件的緣故吧。

對白馬寺的印象就是除了寺廟就是寺廟,因為是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的傳播地。固然有著很深刻的記憶。如是在年少的念佛燒香中長大的我,對於那樣的寺廟依然是不夠敏感,但是的確記得那時個比之後去的少林寺要美好一百倍的地方。給我很開闊的感覺。

白馬寺是很洛陽的文化,帶著深深的幽秘和古老的面紗,經歷著無數世人的拷問。也成為更多人的精神寄託。亦如我七十多歲年邁的奶奶信仰的佛教,多年不變。如此虔誠,如此執念。又如我對洛陽那塊土地的熱愛,如此執著一愛十幾年,成為我內心唯一可以柔軟的足以慰藉的土地。

如今修建後的白馬寺,更是在大門的藝術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去過一次坐落在洛陽郊區土地上的不得不去的龍門石窟,他更像是一個謎,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亦是世界的一個謎,永無止境的被人研究討論。

一直聽人說起龍門石窟,中國必去的震撼世界的偉大工程,是在我去過西安看過兵馬俑之後讓我唯一震撼的奇蹟。甚至比兵馬俑更讓我抓狂於人類的極限問題。他們如此這般創造的奇蹟。依山傍水的秀麗風景隨同這些石像一起,進入冥想。

唯獨那殘破不堪的成品藝術,也成了我心中抹不掉的傷口。一直一直,揮之不去。那也是中國的傷口,在歷史的銘刻中記錄。

這筆濃重的中國文化,在洛陽的積澱上,也成為一種精神的昭化。凝聚了更多的力量與時代抵抗。

在我記憶里深刻的還是那些鋪陳開來的童年映像。走過的洛陽的街,時代與古典韻律並存的文化始終是洛陽的特色。她像是一個溫存的少女,羞赧的閉存於溫暖的小屋。

時代的氣息濃厚的洛陽人操著柔軟的國語,轉身在迷叢花簇間。不斷翻新的建築在古舊的三層民居間露頭,青灰的磚色在時代的歷練中盡顯滄桑。

盡顯歷史風韻的老城,商業遍布的上海市場。我記憶里一成不變的西工遊園。從那裡走過直到現在盡顯時代特色的王府井,時代廣場。從陳舊記憶里的百貨大樓到現在的中央百貨。突軍異起的新天地。還有最具洛陽特色的大張量販平民超市。

那些時候常去的就是洛浦公園。夏季可以在河邊吹到肆意的涼風。讓人靜默,讓人留戀。公園被洛浦大橋的分割之下形成四大景區。各種喬木灌叢被園林人員修剪成美麗的各種樣式。這片芳草鋪地的公園還是貫穿各地的主要必經之地。在這裡也有很多故事可循。自此也被分割成四大文化區。在洛陽的河脈之下脈脈流動……

關於洛陽的記憶,自此先告一段落。那些溫存和感念久久在心。流落成一條溫暖的印記。鋪疊在心口,成為終身無法磨滅的映像。待時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