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重慶市高中徵文:我的一次創意體驗

【例文一】

今天,我在剝毛豆,我一邊剝著一邊想著老師讓我們做的桿秤的事,該怎么做呢?

我拿來我們家的大桿秤,我發現大桿秤有秤盤、秤砣和2根拎繩組成,離秤盤近的可以秤較重的東西,離秤盤遠的拎繩就可以稱輕的物體;另外秤桿上還有刻度呢,分上面的刻度和裡面的刻度。我想到了上課做實驗的槓桿尺,阻力點離支點越近就越省力,所以離秤盤近的拎繩就能稱更重的東西了。

下面是我製作的過程:

在製作前,我準備了以下材料:筷子、細線、黑線、冰淇淋蓋子、螺帽、7袋10克的西洋參。這些材料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做了。

先要做秤盤。把冰淇淋蓋子沿邊均勻扎四個洞,把兩根一樣長的細線的兩頭分別穿在四個洞裡綁起來,把兩根細線捏在一起,用穿過筷子小洞的黑線綁起來,打成一個死結。這樣,簡單的秤盤就做成了。

其次,做秤砣和拎繩。先用一根細線,綁在螺帽的中間,再把細線的另一端綁成一個環,這就是做好的秤砣。下面做拎繩:離稱盤一厘米和二厘米的位置上,分別打一個洞,然後用細線穿過,細線的兩端綁起來成圓環。

最後,該做秤桿的刻度了。要想讓小桿稱真的能用,這一步可是關鍵。我一手提著離秤砣遠點的拎繩,一手調節秤砣的位置,直到秤桿平衡。在秤砣所在的位置畫上記號,這就是秤桿標識的起點,也就是定盤星。在秤盤裡放一袋10克的西洋參,再一手提著拎繩,一手調節秤砣的位置,秤桿平衡了,就在秤桿裡面標一個10克的記號,在秤盤裡再放一袋10克西洋參,就是20克了,在秤砣所在處標上20克的記號,然後用尺子量出10克到20克記號的長度,按這個長度依次標下去,一直標到秤桿的末尾,總共可以標到150克。現在我要提離秤砣近一點的拎繩了,我在秤盤裡一包一包地加進西洋參,總共要放進5包,也就是50克的東西,秤桿才平衡,於是,我在秤砣所在的位置處標上50克的記號,我把這個記號標在秤桿的上面;接著,在秤盤裡又加入10克的西洋參,調節秤砣,使秤桿平衡,在秤砣所在處標上60克的記號,按照前面的方法,用尺量出50克到60克之間的長度,按這個長度再10克10克的依次標下去,我發現提這根拎繩,最多可以稱280克。

啊,一個簡易的小桿秤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來稱毛豆,稱牛奶,稱麵包……別提有多興奮了!

怎么樣?同學們,喜歡嗎?你是不是也要學做一個。

【例文二】

今天,我和周徽音要用ppt的形式製作彭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小詩集,做出來的效果非同凡響,與眾不同,我和周徽音都很是喜歡自己用了將近三個小時的傑作。

第六單元的主題就是“走進詩的世界”,老師要求我們製作的小詩集必須先要有詩人的簡介和關於他所創作的古詩或者現代詩。我和周徽音思考了好一會兒,才決定出李白、杜甫、蘇軾和艾青這幾位“重量級”的詩人來擔任我們這次小詩集裡的“嘉賓”,緊接著,我們又趕緊利用將近大約十五分鐘的時間創作出了自己所寫的兒童詩,構思好整個ppt的內容之後,我們忙忙碌碌地開始了“工作”。

首先,給我們這次製作的小詩集叫做什麼名字好呢?叫“走進詩的世界”,將第六單元的主題原封不動地抄過來?不行,太老土了,沒有新意。那就叫“暢遊詩的海洋”?額,不行,一點都不好聽,且不獨一無二,如果班上又超過半數的同學用這個名字命名的話,那豈不是。正在我們絞盡腦汁地苦想之時,周徽音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大聲說道:“我想起來了!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個題目‘詩海拾貝’!沒錯!就是這個主題了!”我一聽,趕緊同意了這個絕妙的點子。

封面、目錄、編者的話、詩人的簡介。我們做得得心應手,絲毫沒有被“擋路虎”而停止前往的步伐。突然,“哎!唐伊凡!糟糕!你覺得,這個古詩怎么樣在這ppt里顯得有詩意,並且能夠融入當時的情景,使這首詩變得活靈活現呢?”我略思萬分,這好像也是個問題啊,不過……哎,等等,我有辦法了!我趕緊用最快的速度在搜尋欄里打上“月下獨酌(李白)圖片”。果然,一搜尋,就顯示出了一個又一個與圖片(李白當時寫詩的情景)和《月下獨酌》這首詩。哈哈!太棒啦!我趕緊先將圖片設定為一張ppt的背景,再將《月下獨酌》複製到那張圖裡,一張略帶詩意的《月下獨酌》就這樣出色地圖文並茂地完成啦!

經過好一陣的忙碌,小詩集終於大功告成!我和周徽音看和自己辛辛苦苦三個小時的傑作,心裡不禁心花怒放,百感交集,原來想要做一個出色精彩的小詩集是如此地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