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與變通

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面積的45%是沙漠,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然而,在這塊貧瘠缺少的土地上,以色列人創造了一個沙漠神話:上帝給了這個國家一片荒漠,而這裡#的人們卻讓這片土地上開滿了鮮花。

有一句老話“規則還是人定的呢”即使是天定的,人類也回去試著改變。這體現了人類勇於突破、創新的精神。

或許固執一方叫執著,堅守規則叫毅力。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文子是這樣做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一生為之而傾血的周恩來是這樣做的;“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的陶淵明是這樣做的;“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的屈原他也是這樣做的。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初衷,固守著他們的準則。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留下了他們堅貞不屈的英雄氣節。

變通是處事的智慧,是人生活的一種態度。

正如材料中講的那場比賽,雙贏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古時陳涉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的吶喊。現代“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激昂鏇律。處處彰顯的是不忿當世,敢於變通的態度。

為人處事方面,我首推東方朔,他從一個鄉下草民,一躍成為朝中大臣,真正做到了“大隱隱於朝”的程度。這體現的是他的那處事圓滑,避其鋒,露己長。

做人應像水一樣,它自高而下,滋潤著大地萬物,堅守著自然準則;環山繞渠,則是它對待事物的新看法,體現的是變通。只有規則與變通共存,堅守與突破互濟,才能獲得自然之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