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

5月19日,從XX年起便是我國公認的全國哀悼日。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14:28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鳴笛警報皆響;各大媒體不約而同以黑白風格樣式示人……以表哀思。

地震過去7天,天空總罩著陰霾,沉重和壓抑充斥四周,使人心情暗淡。

這些天,老師們把網上所蒐集到的“震災”相關資料向我們一一展示:映入眼帘,一片廢墟,崩牆斷瓦,血肉模糊,境狀慘不忍睹。

XX年5月12日,近八級大地震來襲巴蜀,席捲汶川,瞬間地動山搖,鱗次櫛比的建築順勢崩裂倒塌,坍塌的磚石瓦礫橫飛,似乎是為了鋪就一條道路,而那條路的盡頭不是人間。

清風拂面,思緒在恍惚中被喚回。

地震中,經不住考驗的高樓坍塌粉碎,經不住考驗的人落荒而逃。此“考驗”非彼考驗。地震所帶給我們的災難如夢魘纏繞,“華而不實”的樓層經不住地震的考驗率先倒塌。人類,擁有情感的生靈,人性的光輝固然令人動容,而這次“震災”,同樣揭露了人性的殘缺。

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范美忠在教學樓正輕微震動時首先安撫學生鎮定下來,當震動明顯加劇,他卻是第一個棄學生而衝到操場上的人,隨後其他教師攜率他們的學生姍姍來到操場……

對於一個人來說,求生是本能。對於一個人兼一名人名教師來說,以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為首,卻是責任,也是法定義務。於此,他是否當老師之無愧呢?當然,他本人說自己並不愧疚於這樣的舉動,理由便是“求生是人的本能。”“無情未必真英雄,有情未必不丈夫。”同樣身為育人的工作者,有人以身作盾,為學生擋下死亡的魔爪,身下的人得以存活;有人經已逃出生天,卻重入火海,只為多救兩個學生……代價,便是他們的親人會永遠失去他們。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於千鈞一髮間義不容辭,用鮮血普寫生命的輓歌!

巨難當前,生命脆弱如蟬翼,是什麼讓他們奮不顧身呢?我想,在去天堂的路上,他們所牽掛的,仍是那些可愛的學生們吧。願他們一路走好。

山雨欲來風滿樓,地震來臨前三天,綿陽十萬蟾蜍橫穿阡陌,農民們想法迥異。有的認為那是吉祥的徵兆,有的認為將有特別事件會發生……一切的忐忑於被請來的某林業專家的一句“因為你們這的環境太好了……”的解說後煙消。這段報導以新聞聯播方式映放,三天后地震便發生了。現在想起來多諷刺啊,動物對於自然的敏感程度不亞於人類,“蟾蜍異變”竟不能引起某些人的重視?

烏雲密布,下雨了,淅瀝的雨水斷珠般墜地,沖刷滿地塵埃。雨水,模糊了視線。

對於千里之外的震災,我痛恨自己的無能,僅能膚淺地為他們出資,為那些倖存的人祝福,為那些遇難的人祈禱。所謂的旁觀者莫過於此,滋味並不好受。比如說看著一個活生生的人驟然被壓得粉碎,比如說看著掙扎的軀體被刨出,卻發現體溫異常冰冷;比如說看著那瘦弱的身軀於廢墟中被折磨得體無完膚……

如果可以,我希望當災難發生前我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當災難發生時我能身體力行……“如果”,根本就是無能。無能為力,多么可怕。我發覺我現在急需知識來武裝自己,我需要有能力,只因當志願者需要有資格,而資格來自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