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鸚鵡

假期我在昆明花鳥市場買了兩隻鸚鵡,一公一母,順便還買了鳥籠和鳥食。回到家後,我給兩隻鸚鵡取了名字,公的叫跳跳,母的叫怕怕。我還知道怎么分辨公母,鮮艷的是公的,不鮮艷的是母的。

我通過查閱書籍,知道它們叫紅頭情侶鸚鵡,也叫棕頭牡丹鸚鵡。鸚鵡的身子約15厘米長,高6厘米左右,體重約40克。這兩隻鸚鵡的嘴紅紅的,像彎彎的小魚勾,頭圓圓的,羽毛灰灰的。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像一對閃亮的玻璃球,眼睛周圍有一圈蠟膜白色,好像戴了一副眼鏡。

鸚鵡的頭部羽毛呈棕褐色,脖子上黃色的羽毛排列整齊,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嬰兒戴著一個口水兜。鸚鵡的肚子羽毛青綠色,翅膀羽毛濃綠色,就像穿著綠色軍裝的小戰士。腳灰色,像小雞的爪子。這兩隻鸚鵡有時關係非常親密,兩隻並排蹲著,會一個幫一個撓痒痒,一隻是忙得沒有閒的功夫,另一隻則是悠閒地閉上雙眼打盹享受這免費的按摩。

有時也會拚命打鬥,跳上翻下,卟嗵卟嗵的折騰得鳥籠也好象會翻倒,籠子外被它們的翅膀扇起一陣陣風來,在一次你死我活的打鬥中,怕怕的眼睛被跳跳抓傷了,差不多瞎了,將近一個多月傷才痊癒。為這事,老爸將跳跳放到另一個舊鳥籠里關了幾天的禁閉,看它老實後才讓它們重新團圓。由於它們愛玩,我用回形針連了一小條鏈子掛在鳥籠中間,這可成了它們的鞦韆了,它們索性跳上鏈子來回搖晃,象我們小孩子上了鞦韆,玩得歡快極了。其實,我最佩服跳跳和怕怕的,就是他們的小鷹勾嘴了。

有時它們用彎彎的小嘴鉤住籠子的鐵絲,整個身體懸空吊著,即使是下去鳥籠底部,也是用小嘴勾著鳥籠的鐵絲,才下去,好像小猴子一樣非常靈活。才買它們回家的當天,我不知道它們小嘴的厲害,沒有把籠子的門鎖好,它們硬是用嘴把二道門都掀開,偷偷溜了出來,再飛到天上嘰嘰喳喳叫了半天,我以為肯定抓不著了,急得流淚。最後還算好,我和哥哥累得滿頭大汗,才將它們捉了回來。吸取這次教訓後,我便把籠子的門用線緊緊地拴著,即使它們整天都要去咬線,也沒有逃脫過。

它們喜歡吵鬧,象一個定好時間才響的小鬧鐘,天一見亮就吵個不停,每當這時我就應該起床上學了。雖然它們的歌聲沒有畫眉鳥的委婉動聽,但是我挺喜歡它們的叫聲,特別是每天我放學回家,聽到它們的叫聲,就象是歡迎我這小主人回來。它們晚上睡覺時把頭藏在翅膀里,把羽毛全部堅起來,象一個綠瑩瑩的小戎球,可愛極了。有時我會把手放在籠子旁,它們卻不怕我,反而還咬我。

它們生氣了,把全身羽毛立起來,好像在警告我們別惹它似的。天氣熱時,它們會洗澡,用頭把水濺到身上,再用嘴梳理羽毛,有時我會端盆水來,把鳥籠放在盆里,它們會跳下去洗澡,再使勁抖動身子,把羽毛上的水抖乾。它們可愛吃食了!特別喜歡吃各種植物種籽,比如稻穀和玉米、小紅米等。我每當放食進去,它們都毫不懼怕地圍上來搶食吃,它們吃帶殼的東西時,就像人嗑瓜子,“咔咔”直響,再把殼吐出來,可聰明了。

吃飽喝足後,它們很頑皮,經常把裝食和水的盒水用嘴掀翻,弄得狼籍一片,為這事,我生氣得不再想餵它們食物和水,但它們不會聽話,生氣也沒用,所以每天我都會勤換水和勤添食,不過我不再裝滿,不然又被弄翻。兩三天時間後,我還必須為它們徹底打掃衛生,清掃一下鳥籠底下它們屙的屎,或者它們嗑出的殼和其他垃圾。以前我覺得養鳥很難,可是親自體驗後覺得很簡單,也很開心。經過飼養小鸚鵡後,爸爸媽媽都說我變得勤快多了,也很有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