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旗幟》讀後感

讀完《光輝的旗幟》讓我感受很多。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烈士們昨天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現在每個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上,我都會在國旗下莊嚴的唱國歌,行隊禮,都會為革命先烈們在心裡默默的鞠上一躬。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把升國旗當做兒戲一樣。

當我看到在烈火中永生的烈士邱少雲的故事時,心情萬分的激動。1952年10月11日,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趁著夜色埋伏在距敵軍只有60米的草叢中,等待進攻。12日中午,突然飛來的敵機在埋伏區投下幾顆燃燒彈,有一顆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四散飛迸的燃燒液濺到了邱少雲的腿上,他頓時成了一個火球。邱少雲身後就有一條水溝,只要他後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身上的烈火就可以熄滅了,但他知道,這樣做的話就暴露了目標,戰友的生命和整個戰鬥的勝利那就全完了!所以他忍著劇痛,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在持續燃燒的烈火中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在邱少雲那種崇高的團隊精神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帶領下,他的戰友們在經過40多分鐘的戰鬥,終於攻占了391高地。是的,邱少雲他沒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正是他那種忍耐的精神才讓他們打了勝仗,看看邱少雲,再看看我們,我們會忍耐嗎?當別人不小心輕輕地碰了一下自己,別人還在有禮貌地說對不起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了還擊,所以我們的校園裡每天都上演著這樣激烈的戰爭無數場。還有的同學被老師或者父母批評了幾句,就以死來要挾父母,要么離家出走,要么離校出走,害得父母和老師著急得不得了,還要在心裡默默地罵著老師和父母,說什麼更年期提前,什麼神精病。.....同學們,你們能理解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嗎?我們真的為了父母和老師的批評就去輕生了有意義嗎?我們的死有邱少雲偉大嗎?

當看到延安精神,民族之魂中的周恩來同志為了支援前線,自己捨不得吃菜,節約每一個銅板的故事,讓我不由得想到我們有的同學平時花錢如流水似的,一點都不知道節省,天天在學校談的都是吃的什麼品牌,穿的什麼品牌,用的什麼品牌,和革命先烈比起來,他們覺得汗顏嗎?

當我看到科技之光,閃耀華夏的時候,我又進一步了解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他斷然拒絕了其他國家的高薪聘請,還說:“我的根在中國,我的目標是不僅要讓全國人民吃飽,而且要讓全國人民吃好!”

看,我們的中國有多少的愛國人士,在迎接建黨90周年的今天,我們作為21世紀的四好少年,我呼籲大家,醒醒吧,我們應該覺悟了,我們要爭當黨和大家都熱愛的好兒童;要爭當時刻為黨做出奉獻的好兒童;要爭當發現別人優點並學習的好兒童;要爭當別人指出壞毛病並改正的好兒童!同學們,讓我們為了更加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吧!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九十年風霜雨雪,九十年歷盡滄桑,九十年奮鬥不息,九十年勵精圖治,九十年燦爛輝煌,中華人民從封建統治到自由民主,從貧窮落後到富強先進,終於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歷經挫折,在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鬥下,經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在探索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令人欽佩不已的英雄凱模——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向秀麗等,他們熱愛於祖國,報孝於祖國,為我國建設發展做了偉大的貢獻。

1953年以前,中國人民靠“洋油”過日子,直到我國開發了大慶油田,才結束了中國人靠“洋油”過日子的時代,在開發大慶油田的艱苦環境中,王進喜以鐵人般的頑強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戰勝了種種惡劣環境,他用身體攪拌水泥,制服井噴,不惜潔淨,不覺勞累,從沒有過一句抱怨的話語,臉上從不露出半分疲憊的神色,總是以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出現在大慶油田上。王進喜曾經豪言壯志的說過這樣一句話:“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慶油田,一定要把‘貧窮落後’的帽子扔進太平洋里去!”王進喜這句雄心勃勃的話語,無不體現著他堅定不移的決心。與這位“鐵人”相比,我倍感慚愧,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獨立生活,當挫折來臨時,我們要學會堅信地克服;當問題來臨時,我們要學會機智地解決;當困難來臨時,我們要學會勇敢地挑戰。

新中國成立,在建設道路上,因為有了黨的艱苦奮鬥,建設腳步才能越發加快,因為有了黨的無私奉獻,祖國才能有今日的繁榮昌盛。如今,建設祖國的重任即將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要做一塊磚去構建祖國那繁榮昌盛的大廈;我在做一棵小草為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的一片綠;我要做一顆螺絲釘去鋪設民族走向光輝的路軌;我要做一支畫筆在建設新中國的藍圖上畫下精彩的一筆。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祖國。

點評:這篇文章抓住典型的歷史楷模來寫,他們的精神就像一面最閃亮的旗幟引領著我,我吸取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健康成長。文章敘議結合,詳細得當,引用歌曲開頭乾脆響亮,抒情結尾,深化文章的主題。

清明小假期里,我閱讀了《光輝的旗幟》一書,書中講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90周年裡的風風雨雨,通過整本書20課的學習,我不但堅定了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決心,並且要永遠跟著黨走,讓這面光輝的旗幟下永遠飄蕩在我的心中。

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中,湧現了許多的英雄人物,他們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高喊“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夏明翰;創作出《清貧》一文的方誌敏;大義凜然的喊出“怕死不當共產黨”、視死如歸的劉胡蘭;手舉炸藥包、吶喊“為了新中國,前進”犧牲的董存瑞……這些人都告訴我們,中國人的脊樑是壓不彎的,而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要做的,就是將這種精神永久的傳承下去。

書中我印象較深的還有一個國旗下的好女孩——白欣鑫,她和我一樣是一名升旗手,和她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她用行動告訴我升旗手的無限光榮,以後我也要像她一樣,珍惜和重視這份榮譽,並帶動身邊的同學積極來爭取來參與。

對了,你們知道毛主席在延安都吃什麼嗎?不要以為他是主席,就吃得很好,其實也只是一個米飯,兩菜一湯,偶爾剩下,他還吩咐:“給我留著,下頓熱熱再吃!”毛主席總是穿一身補丁摞補丁的棉衣棉褲,還常對身邊的人說:“這套棉衣,你們給縫補一下,明年我還能再穿一冬!”而毛澤東的舊居,居然是一個窯洞,狹小的居室里,簡陋的客廳,一張硬板床,一張破舊的辦公桌,卻為革命勝利指明了方向。從毛主席身上,我懂得了不亂花父母的辛苦錢,不攀比吃穿,節約才是美德;另外我認為學習也不能講究環境,毛主席在油燈下讀了非常多的書,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創作了很多優美的詩詞,這種刻苦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

從這本書里,我還了解到我們的國家是熱愛和平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儘管我們還不是很強大,但為了和平,我們依然向國外伸出了援助之手,抗美援朝是典型的例子。在抗美援朝的戰鬥中,犧牲了多少英烈,比如說“黃繼光,楊根思”。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身負重傷,但他用自己火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光榮犧牲。楊根思更英勇,他帶領全排打退了敵人8次進攻,第9次時,只剩下3人了,他勇敢抱起了炸藥包與40名敵人同歸於盡,成功的完成任務。這些人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也提醒我們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讀完這本書,我和爸爸溝通了很多,爸爸說,他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在過年時,他才能吃上肉,才有一件新衣服穿……聽了爸爸的講述,想想自己,天天雞鴨魚肉,挑選著吃,新衣服全是成套的,一換季都買好幾套,和爸爸那個時代比起來,真是掉進福窩了!

同學們,熱愛祖國吧!因為有和諧發展的大家庭,我們的小家庭才會更幸福,讓我們用行動來表達吧:祖國,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