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

曾幾何時,你像一縷秋風吹進了我們的班級。一位腹有詩書的同學援引你的《寂寞天柱山》寫了一篇文學色彩濃郁的華美文章,被作為範文在全校傳誦。一時間,我們班同學的桌上、床頭甚至衛生間裡都擺上了你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

我早就欽佩你的才氣,課本上又有你的《道士塔》,再加上這篇作文的大獲成功,我禁不住誘惑也去買了一本《文化苦旅》放在床頭。開始我也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摘抄一些自以為經典的句子,也不管恰當不恰當,就一股腦兒地塞到作文里去。結果大家都寫得很不好,功利的煙雲遮住了我們的雙眼,盲目的跟風讓我們來不及好好欣賞你的文章就胡亂套用,你文章語句里的睿智儘管光芒四射,卻因我們的無知而褪去了光澤。

直到一次考試,閱讀到畢淑敏的那篇《閱讀是一種孤獨》,我才越發地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我嘗試著在睡前深呼吸,拋開一切的煩惱和喜悅,靜下心來,聆聽你講的每一個故事,感受你的每一寸情懷。漸漸,我學會了忘卻,忘卻了買這本書的目的是在跟風。深秋的夜裡,一陣秋風,透過紗窗,將涼爽吹進我心裡。我閉上眼睛,深呼吸,享受著這陣風,感悟著這陣風……

有時,風可能也無所謂好壞,關鍵在於我們跟風的本意。參透了這一點,我便不再逼著自己寫一些用華美抑或厚重的詞語堆砌起來的、實則毫無深度的語句。我很清楚自己的寫作功底,我只是想做一片向上的葉子……

從此,我便真正走進了你的世界。每當夜晚,秋風驟起抑或秋雨淅瀝,我會捧著你的書,到白髮蘇州去感受江南古城的文化,穿越時空去仰望那“風雨天一閣”;有時還會飛到塞外去看那陽關雪,感受中國文人寬廣的藝術情懷。你久久凝視“那沾滿血淚的牌坊”,我心有戚戚;你感喟文壇“秋風秋雨愁殺人”,我心波難平;你一聲長嘆“三十年的重量”,我心生百味……

我的功利之心讓我跟風去買了你的書,待到真正地讀懂了你的書,我便沉下心來,學會了感受。

從今天起,我將不會再盲目跟風,因為我要做一片向上的葉子,向著陽光,卻又連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