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與輝煌話題作文大全

耐得住寂寞

幽幽的古道,騎著毛驢踽踽獨行,這是一種寂寞,在這寂寞中,賈島完成了他的“推敲”;沉靜的小屋,閉門謝客苦苦創作,這是一種寂寞,在這寂寞中,列夫·托爾斯泰著成了《復活》。寂寞,給了賈島、托翁自由,於是他們的思緒馳騁千里,穿越歷史長河,啟迪著後人,正因為耐得住寂寞,他們鑄就了與日月爭光的輝煌。寂寞,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寂寞,給了人們靜下來的機會。縱觀中國歷史,凡是有成就的文人無不是經過一次次貶謫而臻於成熟,他們在寂寞之中走向文學的巔峰。官場,對於失意文人來說,就像坐一部電梯,皇帝按下貶謫的數字,他們就開始下落,於是,就離繁華越遠,離寂寞越近,離爾虞我詐越遠,離人性初點越近。他們以寧靜平和的心態仰視這個世界,看到了面紗之後掩藏的真實,他們在寂寞之中吸自然之精華,品人生之五味,他們喚醒生命的靈氣,用筆記下內心的感受,給我們留下了最珍貴的人生哲理。

貝多芬失聰了,海倫·凱勒失明了,霍金四肢不能動了,他們在毫無準備的時候陷入了寂寞,猶如狂風暴雨驟然降臨,奪去了他們生命的顏色,但終於,他們在寂寞之中尋得了解脫,用歌,用筆,用智慧重繪生命的絢麗,風雨之後的陽光,更有一種令人心疼的美麗!寂寞,給了他們生命以升華。

寂寞,不一定非在逆境之中才能獲得,寂寞,是一種心境,是一種做人的境界,既在繁華之中,又寄平淡之里。橘子洲頭,山峰綿延,波濤激盪,政治失意的毛澤東站在高山之上,俯覽群山,在寂寞之中找到了自信,高呤:“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何等的意氣風發!如果說這種寂寞有一半是上帝的賜予,那么,他在鬧市之中讀書而絲毫不受之所擾,這種回歸寂寞,絕對是一種境界。正因為能夠駕馭寂寞這不可多得的財富,毛澤東影響了中國歷史,成為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領袖之一。真正的寂寞,孕育著輝煌。

如果你正在寂寞,請不要孤單,如果你沒有寂寞,就請創造寂寞,因為,唯此刻耐得住寂寞,才會擁抱下一刻的輝煌。

甘於寂寞,鑄就輝煌

流水日夜不息,方能鑄就滴水穿石的壯舉;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書寫越甲吞吳的傳奇。流水,勾踐;無生命,有生命;一滴一滴,一天一天:只有甘於寂寞,方能鑄就輝煌。

在非洲的熱帶叢林中,生活著一種奇特的生物,古怪的名字賦予其生命以沉重與寂寞,那就是“十七年蟬”。可憐的小動物,為了種族的延續選擇了一種近乎瘋狂也近於寂寞的孕育期,每隔十七年才能孵化而出。可以想像在某個炎熱的夏日,一個種族在經歷了十七年的漫長等待後終於要看見陽光了,土地下掩藏著無數條可愛的小生命,一秒,兩秒……一隻,兩隻……轉眼間,整個森林成了十七年蟬的世界。地上,樹上,甚至連人的身上,都落滿了這可愛的小生命,它們無處不在。這,就是寂寞的力量,它們不會眷戀外界的繁華,它們只記得自己的使命,交配,產卵,二十四小時後便慢慢消失,為又一個十七年的輪迴積蓄力量,讓又一個十七的寂寞創造輝煌。一個不可思議的輪迴,保留了一個上古的物種;一個十七年的寂寞,鑄就了生命的輝煌。

動物如此,何況人乎?瞎子阿丙是何等寂寞,但寂寞的音符譜出了二胡絕唱;後主李煜是何等的寂寞,但寂寞的詞藻書寫了動人詩篇。張愛玲曾說:“正是為了成就李煜才有了南唐的滅亡吧?”而我卻要說,正是因為李煜有了寂寞才有了他的成就。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語始工,唯有親身經歷,才能抒寫真情,正所謂“情之至者,自然流為至文”,“未嘗有意為文,而文無不工”。才女易安一句“人比黃花瘦”道出了怎樣的寂寞,但她甘於寂寞,所以能洞悉窗外的“綠肥紅瘦”,能寫出“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華篇,也流傳下一代才女的風流佳話。

有時,寂寞亦為苦難。經歷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生命就像彈簧,只要彈簧不斷,那么彈簧承受得越多,藝術的靈魂也就飛得越高。

青蓮用浪漫書寫詩篇,只因他甘於寂寞;三變用才華鑄就詩魂,只因他甘於寂寞;子厚流放仍熱愛生活,只因他甘於寂寞。

甘於寂寞,鑄造輝煌。

寂寞與輝煌

人生短暫,稍縱即逝。與其“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不如把握這短暫的時間,耐得住無盡的寂寞,創造出耀眼的輝煌。也唯有耐住寂寞,才可以創造輝煌。

耐住寂寞的是貶謫後的柳宗元。在孤獨、寂寞和苦悶中,他踏雪訪江,他與漁翁同宿,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如此絕俗的詩篇;營造出“漁翁夜傍西岩宿,曉及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的淡遠境界。耐住寂寞消解了他初貶柳州時的愁思鬱結,耐住寂寞給他以支撐,給他以信念,給他以詩意的棲息的空間,只有這樣的空間,柳宗元才可以走得輕鬆,走得高遠。他憑著一個文人的良知和文化自覺,耐住了那寂寞,同時也創造了輝煌,他使永州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他打通了中原與西南的文化之脈,同時也使他自己的文化人格達到了高峰頂點。

耐住寂寞的是坎坷後的蘇軾。太耀眼的光茫總是會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因此他最終身陷“烏台詩案”。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能抑制自己心底的寂寞,駕一葉之扁舟,出沒於驚濤駭浪而從容應對,豁達處之。在白露橫江,清風徐來之際,他要以自己更為曠達、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萬世的思考,來壓制內心深處的寂寞。他猛然間豁然開朗,終於悟出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萬物與我皆無盡也”的道理。霎時,他的內心已是一片澄明,於是,所有的不幸、困苦,都在這曠達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縷遊絲,一粒紅塵。他耐得住寂寞,於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做到寵辱不驚,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錢鍾書一部《圍城》讓他飲譽海內外,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一生不願接觸媒體,獨自一人守著寂寞,安心創作,創造出了輝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縱有千載繁華,皆是過眼雲煙而已。我們唯有守住心靈的寂寞,才能創造出耀眼的輝煌。

擁抱寂寞

茫茫冬季,白雪紛飛,惟有耐住了三季的梅花一枝獨放;浩瀚的大海中有座小島孤獨聳立,了無生氣,然而有一天,耐住了千年寂寞的火山忽然爆發,噴涌而出奔流而下的岩漿構成了輝煌燦爛的圖景,令人嘆為觀止。(由此及彼,引入話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生自是有喜悅,有歡樂……但是人生更多的是孤單寂寞。然而寂寞並非全然令人生厭,一個人如果身處寂寞之中,還能夠自尊、自強、自省,那就有可能感悟人生真諦,忘記世間庸俗,創造人生輝煌。

寂寞是毅。唐僧玄奘,26歲冒險出國,首尾17年,行程5萬里,歷經130多個國家,足跡遍及印度,精通“經”、“律”、“論”三藏,集其大成,終成一代宗師,普渡眾生,事業何等輝煌。然而,你知道嗎?西行途中,他終日面對窮山惡水、漫漫長途,只與黃卷青燈為伴,只與行李白馬為伍;到了異國他鄉,語言不通,風俗殊異,雖四大皆空,終不免寂寞。(正面論證)如果他經不起寂寞,他豈不只是異鄉一抔黃土一具骷髏?如果他經不起寂寞,怎么取回真經佛法普渡眾生?如果他經不起寂寞,又怎么會有《西遊記》中對一心向佛意志彌堅的聖僧玄奘的千古頌揚?(反面論證)玄奘化寂寞為毅力,以寂寞之心,弘揚法度,弘揚人的品質。

寂寞是痴。冰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女作家。7歲的她就開始讀《三國志》《水滸傳》《聊齋志異》,雖然讀得一知半解,但是興趣越發濃厚,稍大一點,她竟然習慣於枯坐書桌旁,連最喜歡去的海邊也不去了,一天到晚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她似乎被夥伴遺忘了,她也把夥伴給遺忘了。房間裡是書,腦海里是人物和故事。別人都在為她的孤寂擔心,可是她並不意識到也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寂寞。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孤寂著,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痴迷著。終於有一天,中國文壇上多了一位清新亮麗的女性,她以畢生的精力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冰心化寂寞為痴,在喧囂的塵世掃出一方淨土,淨化自己,她對寂寞做了最好的詮釋。藝術,特別是真正的藝術,注定是孤獨人的事業。古人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藝術家、思想家、政治家、乃至企業家,誰沒有經歷過詩人那樣“無人問”的“寒窗”呢。即使名成利就的人,在再創業時,面對的,依然是“無人問”的“寒窗”,有時何止“十年”,也許一生。所以,寂寞是痴。

寂寞是創造。愛迪生在寂寞中不懼怕失敗,從失敗中一次又一次創新,終於有了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寂寞中人,感情最為豐富細膩,能夠體驗人所不能體驗的生活,感悟人所不能感悟的道理,發現人所不能發現的創想,獲取人所不能獲取的能量,最後成就人所不能成就的事業。

朋友,我知道你渴望輝煌;但是渴望輝煌的你,能擁抱寂寞嗎?(緊扣話題,再點中心論點。反問句收尾,簡潔有力)

寂寞花開

在花柳繁華的階前,點燃一柱沉香,讓歷史的餘溫帶著千年的才情熬成的芬芳慢慢地潛人心底,生命在這一刻閃光。寂寞與輝煌,究竟何為人心追慕的雋永,何為人生戀求的星光。歷史的天空迴響著一個聲音——只有真正的寂寞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輝煌,只有真正的寂寞才能定格住真正的輝煌。

曹雪芹,一個從清風明月間走出的曠世才子,一段在殷殷血淚中演繹的悲情人生。他的生前是寂寞的,寂寞得近乎蒼涼,寂寞得讓後來人不忍回顧。沒有錦衣旺族的顯貴,沒有封官賜爵的榮耀,有的只是漫天飛雪中一個破落的庭院和幾聲杜鵑啼血的哀鳴。然而,就是這悽苦而寂寞的生活,給了曹雪芹無盡的靈感與遐思,終於,“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紅樓夢》問世,千百年來,這一闕為中華兒女譜就的瀟湘水雲曲讓多少人淚灑西風,傳唱不已——寂寞花開,那是真正的輝煌!

梵谷的人生也是短暫而寂寞的,繪畫的天才不被庸俗的世人所承認,精心創作的《葡萄園》落滿了塵埃。然而,梵谷沒有懼怕寂寞,他以一顆炙熱的心澆灌著心底的藝術之花,終於,他成功了,《向日葵》以高價在巴黎博物館拍出,他贏得了生前無以想像的輝煌與讚譽。

而以一部《圍城》享譽海內外,築就中國“文化長城”的錢鍾書先生,本已取得了驚世的輝煌,他卻為自己選擇了寧靜淡泊的生活,晚年謝絕一切傳媒的採訪。他留住了寂寞,也留住了自我,沒有塵世的紛紛擾擾,沒有名利的追逐傾軋,留在千萬人心目中的錢鍾書更突現出一種清澈明朗的智慧與美的形象。那是不含一絲雜質的臻達人生完滿的藝術境界!

寂寞花開,輝煌在一刻閃爍出恆久的光彩,撫看歷史,惜風流人物總被雨打風吹去;遍閱今朝,守住寂寞,守住輝煌就成了人人心中亘古不變的追求。我們應該銘記,真正的輝煌只緣於那些甘於寂寞的心性與樂於平凡的思想,呵護你心中的寂寞,讓它開出最絢美的色彩吧!

在榮譽面前

有一種鳥,為使自己的歌聲比夜鶯動聽,一生奔波尋找荊棘樹,將自己釘在樹上,以一瞬的痛苦換取永恆的輝煌。

有一顆星,為使自己的美麗得以炫耀,努力積聚能量,瞬間釋放,以一瞬的輝煌換取了永久的沉寂。

同樣是為夢想打拚,同樣的付出努力,為何結局卻截然相反呢?是態度!是獲取成功後的態度。

選擇寂寞,也許會使人生更加輝煌;選擇輝煌,也許人生會因此走向寂寞。

因為選擇寂寞,居里夫人面對榮譽不驕不傲,將珍貴的獎章給孩子當玩具,教育其說,榮譽只能玩玩而已,正是由於這種態度,才使她登上科學顛峰,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真正永恆的輝煌。

因為選擇寂寞,三毛選擇了與別人不同的方式生活,“躲”進撒哈拉,以藍天為棚,以沙漠為床,以明淨的海水為樂園,寫出了不少經典之作,甚至因為厭惡被追捧,以死亡為之抗衡,雖然她選擇了寂寞,但因為那些真實的文字,有人落淚,有人遐想,她的人生終將輝煌。

還有那許多選擇寂寞的人,戰場上那衝鋒陷陣的無名英雄,醫療戰線中,救死扶傷的無名天使;教育戰線上那些兢兢業業的無名園丁,乃至在國際競爭的科技戰場上,為祖國騰飛貢獻青春的無名科學家們。雖然他們選擇寂寞,但是他們人性中的閃光,點燃了人生的輝煌。

面對成功選擇輝煌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堅持到最後的又有幾個?

因為選擇輝煌,瓦特在發明蒸汽機後整天忙於各種應酬,而荒廢人生,再也沒有其他發明造福人類,他的人生最終寂寞。

因為選擇輝煌,曾經顯赫文壇一時的大仲馬,在寫了《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後躺在榮譽造就的黑色墳墓中,終於寂寞餘生。

因為選擇輝煌,繁華一時的大秦王朝最終走向滅亡;因為選擇輝煌,有多少奧運健兒睡在榮譽上,而走向平凡;

誠然,面對榮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選擇寂寞並不代表你放棄了輝煌,正如錢鍾書所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非得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甘於寂寞,造就輝煌!

寂寞的心•輝煌的人生

卡萊爾說:“世界上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換句話說,就是輝煌的一生是用無人知道的寂寞和拼搏換來的。從古到今,有太多的人用一生的寂寞換來了萬世的輝煌,也有太多的人用一生的輝煌換來了永遠的寂寞……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面對破家亡國的李清照,一顆孤獨的心承載著那無盡的寂寞——她不能像岳飛那樣馳騁疆場,也不能像辛棄疾那樣上朝議事,甚至不能像陸游、辛棄疾那樣有政界或文壇朋友可以痛快地使酒罵座、拍遍欄乾,她只能獨自咀嚼自己的淒涼,一顆本已十分柔弱細膩的心更見敏感和纖細,終於在人生的晚年寫出了超越自己年輕時鑄就的輝煌,寫出了一系列如《聲聲慢》那樣包含人生血淚的辭章,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中步入了自己文章事業的峰巔。由此可見,寂寞並非就是毀滅,只要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擾潛心鑽研醉心研究,是完全可以成就自己輝煌的人生的!

“分明怨恨曲中論”、“公主琵琶幽怨多”。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王昭君,寂寞中只剩下一腔愁緒,兩彎娥眉,然而寂寞的心靈沒有被壓垮。她為了兩國的永久的安寧,勇敢地面對異域的清冷與無助。想到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想到無辜的父兄沙場喋血,那一幕幕,緊緊地牽著昭君的心。為了結束這一切,她甘願自己寂寞無助一輩子!“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顆多么寂寞的心!一個多么輝煌、名垂千古的女性!

當初集後宮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美女——楊玉環,可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生前,皇帝對她百般寵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享盡榮華富貴,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有誰不羨慕?然而又有誰願意像她那樣輝煌之後留下永遠的寂寞?君不見,馬嵬坡上,天子賜三尺白綾,恩斷義絕,豐腴玉體尚溫即被三尺黃土掩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顆被埋沒了的永遠寂寞的心!

人的一生各有各的價值取向,希望你不甘寂寞,用心去奮鬥,去鑄造自己輝煌的人生!

生命的鏇律

斟滿一壺酒,闡論古道西風;踏上一段路,遍尋天涯舊夢,不訴蒼涼,任它黃沙漫天:靜對長亭,卻道天涼好個秋。

——題記

生命所給予我們的最大獎賞,人生所能實現的最大追求,無愧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所開拓,有所創新。貫穿始終的是那生命的鏇律——寂寞與輝煌。

鮮花掌聲使人得意忘形,冷嘲熱諷使人萎靡頹喪,流言蜚語使人憤懣憂傷,語云:“寵辱不驚,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要做到這般灑脫,委實不易。要想實現輝煌的人生,無需轟轟烈烈,只需平平淡淡,始終保持著寂寞卻不孤僻的靈魂,這正是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尊重。

淺淺的綠意渲染著濃濃的生氣,淡淡的花香裝點出烈烈的詩情。阮籍與孫登的長嘯以示之輝煌,我以為絕妙;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錚錚鐵骨,我以為絕妙;蘇武以其英雄氣概實現輝煌人生,我以為絕妙。然而李煜的憂國憂民,李清照的感傷感懷,曹植的悲天憫人,他們難道不是在寂寞中孕育輝煌嗎?寂寞與輝煌是生命的鏇律,引領著我們走向人生別樣的境界。

日月經年,世事無常,人生如月,盈虧有間。世界萬物無一不在寂寞中創造著輝煌。群山在寂寞中訴說偉岸,江河在寂寞中抒寫恢宏,藍天在寂寞中坦露曠遠,大地在寂寞中釀就永恆。不要以為,河流涓涓地流向遠方就表示對兩岸沒有眷戀,那是一種輝煌,那是一種美,美的就像月色里荷塘中微風吹拂著的睡蓮

我的人生是平凡的,但是我並不因此而碌碌無為,我要實現平凡中的偉大,偉大中的輝煌。萬頃的寧靜,它流溢於我生命深沉的啜泣,浸潤我海枯石爛後的茫然。我不再有“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的感傷;不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慨;不再有“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的閒愁”,我要擁有的是蘇東坡“長江繞郭知美”的達觀。不再因寵辱得失拋卻自在,自我砥礪,不變心境,啟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讓生命顯示出永恆的美麗。

在寂寞的河道中流淌的是歷史的情思,每一朵花凋零飄落的是季節的輪迴,每一點秋雨都成為大地點綴對綠蔭繁花的依戀。季節一如既往地輪迴,生命白駒來去匆匆,不容遲疑,不容流淚,與其望穿雙眼,自隅而泣,不如策馬揚鞭,奮力疾行,讓生命的鏇律——寂寞與輝煌永遠綻放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