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竹經冬不凋,臨寒溢翠,凌雪傲霜,且自成美景,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我對其亦有偏愛,在竹的道路上不斷的尋找他,親近他。

詩詞歌賦中,竹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蘇軾在《於潛僧綠筠軒》中頌道:“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此處便道出了竹的與眾不同,令人更想親近他,了解他。想像在青翠竹海中,小樓中。一片綠影,亭亭玉立,挺拔多姿。在陽光照耀下,雨水灌溉中,微風吹拂下,自信的成長。春暖花開時,嫩筍破土而出,參差不齊。烈日炎炎下,他用修長的身軀,顯示他的成長曆程。秋葉飄灑,寒竹蕭然,新老更替。這便是竹吧?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讓我更加理解了竹,他具有“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他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沒有那種桀驁不馴與高貴嬌羞。他的頑強不屈令人感嘆,他的隨性令人羨慕。而且他還具有一種高尚的品德,竹有節而中空,便是操守和謙虛的象徵。“竹解心虛是吾師”便也是對他虛心的謳歌。

竹果然文人雅士的象徵。他的宜人之處頗多,清新脫俗,窈窕輕盈,高潔謙虛。所創造的意境使人流連忘返。在古代,也只能用畫來將他定格。鄭板橋的《竹石圖》,汪士慎的《蘭竹石》等都體現了竹虛心亮節、瀟灑挺拔的君子風度。

詩詞歌賦雖能令人親近竹,但畢竟少了一份真實感。我曾去過宜興竹海風景區,那裡竹海茫茫,無邊無際,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千萬片竹林連綴起來,形成一層層鋪景疊翠的波浪。從高處俯視,便有“一覽眾山小”的感受。一片瀚海映入眼帘,翠綠,翠綠。風拂過,激起千萬波綠浪,一浪接一浪,這難道不是海嗎?至此,我才明白何為真正的竹海。那種洶湧澎湃的氣勢徹底打動了我,激發了我心中對竹的敬愛與熱愛。身處竹海內部,也別有一番風味。曲徑通幽,湖水清澈如鏡,使得竹海更顯無限生機。百鳥和鳴的出現,令人心曠神怡。其間怪石嶙峋,別有風味。此時,便有“獨坐幽篁里”的雅興了!

竹,令我陶醉、親近,令我心曠神怡。它的品質和精神,令我欽佩。它自是極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