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致敬

生命,是一次愉快的旅程,而痛苦總是伴隨著這個旅程。自殺者看似解脫了,卻留給親朋好友無盡的哀傷。不管怎樣,只要生命不滅,就還有希望的燈火。

——題記

魯迅在《論人言可畏》中說:“我想,自殺其實很不容易,絕沒有我們不預備自殺的人所藐視的那么輕而易舉。”阮玲玉,中國無聲電影時著名影星,因成名後陷入於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糾紛案中不堪輿論誹謗而自殺。翁美玲,一位因電視劇《射鵰英雄傳》而轟動華人世界的女士,卻因飽受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打擊,對生命已經灰心到了自暴自棄的地步,在她26歲時在家打開煤氣自殺身亡。去年資深電影人陳勛奇的女兒,女藝人陳開心因深感演藝圈的殘忍與沒人情味,於2024年10月24日跳樓自殺。演藝圈潮起潮落,可以讓人一夜名揚四海,也可以讓人一夜魂消魄散,在現實社會中,不管是明星還是我們都要的是強志與強心。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誰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弄,受人壓迫,受盡侮蔑和輕視,忍受那失戀的痛苦,法庭的拖延。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面對困難選擇了接受,並且去改變自己。小馬,是影片《推拿》中的一位正處於青春期的推拿師,他原本是個視力正常的孩子,但童年時在一次車禍中而失明,當時他覺得他的世界都坍塌了,我想當他用刀割向自己脖子上的大動脈時,在他內心中或許有一分的竊喜,但我堅信他更多的是無奈,還好他自殺沒有成功,之後的他進入了“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並且在那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從自殺的崩潰世界到幸福堅定的生活,我看到了他對生命的認知,感謝與敬畏。selina在上海拍攝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一場爆破戲中,發生了意外,她全身燒傷面積達54%。雖然在復健過程中數度崩潰哭泣,但seline一直把陽關和快樂的一面呈現給公眾,在不斷與傷痛的鬥爭中,她逐步回歸演藝圈。seline數次在公眾場合開講座與大眾分享自己從治療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勉勵同代的年輕人。在seline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對生命的負責,對現實的勇敢的態度。過去的不再回來,回來的不再完美。selina帶給我的是對生命的陽光與樂觀。

在全球拉響埃博疫情的今天,那些無數逝去的生命已經給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一份啟示:每天都有年輕的,年邁的生命喪生,而我依然活著,應該說,我是幸運的,我們值得向自己寶貴的生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