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變形記》而想到的作文

昨兒個,天氣很悶熱,此時的我,正懶散地坐在家裡看電視,旁邊的電扇呼哧呼哧地轉著,吹過來的,都是些熱風,好久沒寫作業了,閒著也是閒著。酷熱的天氣也使心情變得很煩躁,煩,還是煩,真想發泄發泄。於是手裡的遙控器不停地運轉著,電視節目一個接著一個跳過,我覺得我有點像不愛學習的透支現在的危機敗家分子了。不知不覺中,遙控器調到了收視率老高的湖南衛視。我想,這肯定又是《爸爸去哪兒》、偶像劇、武俠片什麼的,但是一排小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得不說,《變形記》是我看過最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

三個城市脾氣暴躁少年與一個貴州偏遠山區小女孩的“變形”就此開幕。看著電視中播放的那個叫梁小友的小女孩的事跡,我深深被她所感動。這也使我有很多感觸。

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現在的很多學生,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父母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好。不管是90後還是00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缺乏著一顆感恩的心,總是把父母的愛與付出當作是一種理所當然。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梁小友,多么孝順的一個小女孩,她才只有十二歲,就能夠幫家裡犁田了。試想一下,我們十二歲的時候在幹些什麼呢?而我們又能夠為我們的爸媽做些什麼呢?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與財富無關,與環境更是不搭界。梁小友,她堅強、樂觀,她所表現出的孝,足以讓那些所謂的新新人類汗顏!她所表現出的孝,更是傳統倫理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完美體現!學習小友,讓新時代的青少年們懂得孝行與孝道是偉大的,是不能忘卻的,是遠遠高於追星與網癮的行為!

看著《變形記》,不經意間,我便想到了我自己。說起來,可真是慚愧。我都這么大個人了,還沒有小友懂事,還總是讓老媽為我操心。忽然間記起,老媽鬢角已經開始泛白了。周秉清曾說:“待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這讓我想起,我常對老媽大呼小叫,總喜歡有事兒沒事兒與老媽拌兩句嘴。事實上,我對老媽的愛,一直都處於半迷糊狀態。有時候認為她無比偉大,有時候又恨她恨得牙痒痒,覺得她不可理喻,我與她無法溝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的成長,我總算弄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我對她的愛和恨全加起來也遠不及她對我的愛。可是我卻經常喜歡用我的無理、胡鬧去試探著她那顆溫柔的心。如果說我和老媽之間是一場遊戲的話,那么我想,我注定輸一輩子的。

話說千萬經典,孝悌為先。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90年代後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出現了很多心理問題: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慾望心強烈、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也導致追星族、網癮、暴力、叛逆等刺激反應現象的出現,這些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物慾和世俗的衝擊、家庭的過度呵護下,很多青少年既沒有形成正確的現代價值觀,也沒有把優良的傳統價值繼承下來,導致現在的很多青少年處於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青少年們迫切需要孝心、愛心和感恩的教育,並應使之學會平等、尊重和承擔責任。在世俗化,市場化的社會時期,青少年們需要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需要去體驗生活和勞動的艱辛,學會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應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實現對文化、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傳承。說得大一點兒,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孝心和感恩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呼喚孝心和感恩心的回歸,並使之發揚光大。魯迅先生曾說“最大的罪惡,便是不孝。”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思與落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