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一支白菊到你身邊

點燃一瓣心香,折一枝白菊到你身邊。--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一個家家戶戶都要到祖上的墳墓去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當然我們家我並非例外。清明這一天,我們全家一起去墓園祭奠了爺爺,由此我還特意帶去了一束怒放的白菊。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爺爺家的院子裡處處都是他親手栽植的植物,無論是春夏秋冬總有植物開放,大大的院子裡一年四季花團錦簇,處處充滿生機。

百花之中尤為獨特的即是白菊。雖然它沒有牡丹那般奪人眼球,沒有蓮花那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當其他的花都在為春季的到來而爭先恐後的爭艷時,它便在那一角含苞淡然不爭不搶,當冬日刺骨之季,其它的花都一一落敗時它卻可在冷澀中傲然怒放,不畏不懼。

那年將要在白菊含苞怒放的時候,爺爺因突發病症住進醫院,在這期間本應勃勃生機的花苑卻因為沒有了爺爺的照料都已百般凋零,尤為獨特的白菊也因此遲遲不動聲色。那時我每每去看望爺爺時,他總是會在第一時詢問“白菊有沒有開放,是不是凋零了,記得下次來的時候折一小枝帶給我看看。”而那時的我卻因此是愁了許久,雖然季節已入冬,但白菊卻遲遲未開。但又礙於不讓爺爺失望,我便偷偷去花店買回了一束早已怒放的白菊帶去給爺爺,接過白菊的爺爺後笑笑而不語。也許爺爺早已知道那並非是他親手所栽植的那一棵。

後來入冬後不久爺爺因病發離我們而去,最後的最後爺爺也沒有親眼看見過他自己親手所栽植的白菊傲然迎骨的那一刻,爺爺離去的很久後,白菊仍舊垂頭喪氣,似乎還未來得及開放就早已凋零了一般,再也沒有了本應有的氣息。

轉眼過去,今日的清明節我攜一束白菊來到爺爺墓前,那是爺爺親手所栽植的白菊,從而已表示那時爺爺未了的心愿。點燃一瓣心香,折一枝白菊到你身邊,默默的念到願爺爺您安好。

當泛黃的紙卷被時間風蝕後,願紙上的話語能承載著我們無盡的寄託與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