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應對等

“這周周末等你爸回家了給我們發個照片過來,媽想你了!”

這是前天晚上和母親打電話時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掛斷電話過後心頭開始蔓延一些小情緒,淡淡的不甚明了,也揮之不去。母親最後的那句話如同一粒問責的種子一樣在心裡紮根,不禁糾結自責甚至於淺淺的慚愧。離家萬里,思念的人兒卻不在身旁。借照片以慰藉相思,母親這是第二次了。一直以為,我總是認為平日裡給家裡隔三差五打個電話便已足夠,但在母親第二次向我索要照片時我才意識到有些思念之深厚,它們深藏心底安然承受著寂寞和痛楚,它們早已超越了言語所能承載的限度。它們的表露釋放是如此的純粹急不可耐,以至於往往在你還來不及徹底承受之時便已慌亂,繼而手足無措!

清楚地記得去年踏上北上的列車時,在車站候車室,母親一邊用手仔細地捋著我的衣領,一邊聲音悲切地不住囑咐:記得到了學校之後三天給家裡來個電話,一點要記得。那一刻,母親眼裡閃爍著的淚花與臉上的喜悅交相輝映,拼湊成一幅美麗永恆的畫面。我清楚,母親捨不得自己的孩子遠行異鄉,但她又阻止不了未來對兒子的引誘。這些事情,母親一直都明白,只是她不敢拿孩子的未來做自私的交換,更多的時候她唯有默默承受著思念的蝕骨之苦。但這些情感,在話筒一端經歷六千里的傳遞,早已是變得微弱不堪,聞不可聞。

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我收到小妹發來的簡訊。

“哥哥,以後記得多給家裡發個簡訊打個電話問問老爸老媽,我放學回家有好幾次都看見他們拿著你的照片在那兒看……”

現在回憶起當日的情形,早已忘卻心頭究竟是被何種滋味所縈繞所羈絆,或許是感動是不忍更是自責。只是自責過後我還是會習慣性地開始遺忘,開始淡漠那份深沉的思念。剛開始我確是按著母親的要求三天一匯報,後來漸漸地五天,一周,甚至於更久,但是這些改變我卻從未感覺是不應該,甚至於在潛意識裡它是和吃飯睡覺一般的自然而然。以前和家裡打電話,更多的時候總是父母對我不住詢問,噓寒問暖,我則是煩躁不安,只是嗯嗯的應付著每一次諸如長胖了沒有,食堂飯菜如何的千篇一律。至於父母那不厭其煩的詢問背後的切骨思念,我卻於耳不聞,更未曾去想過每次我匆忙掛斷電話之後他們是怎樣一副失落和無奈的神態!然而更加令我難堪不忍的是,他們總是如此,好了傷口忘了疤,隔幾天便又打電話過來,仍舊是重複前幾日的如火的思念與如凍的厭倦的強烈撞擊。在他們看來,我還是孩子,小孩子的脾氣和不耐煩是可以被原諒的。

去年冬日的一天出去做兼職,完了回到寢室已是晚上八點。早上走的匆忙沒帶手機,回寢之後手機里是二十多個未接來電,打開之後發現全是父親的。心裡著急,匆匆回了過去,照舊寒暄片刻。末了我問父親打這么多電話是有什麼急事嗎?父親片刻一愣,然後用像是做錯事的孩子一樣的口氣和我說話,也沒事,就是心裡急的慌,突然就想著給你打個電話,打了一天沒人接,心裡著急些多打了幾個。聽完父親的話我差點哭出聲來。小時候因為調皮搗蛋不聽話沒少被父親揍,久而久之心裡開始對父親生出諸多怨恨和不滿,後來隨著年齡的漸長這種情緒日漸滋生,最後甚至到了和父親不肯多講一句話的地步。但是那天父親不經意的一番話,便惹得我熱淚盈眶,同時也將擋在我倆之間那扇沉寂許久的由隔閡造就的大門徹底打開。現在想來,小時候真是太不懂事了。許多年前那顆少年輕狂的心,究竟是傷害了多少愛你的人啊。

上大學之前,在家裡看電視遙控器永遠都是緊緊地被我攥在手裡,父母只得陪著我看那些讓他們無比枯燥的球賽。今年寒假回家每天晚上我都會去父母的房間裡坐一兩個小時,再也不搶遙控器,安安靜靜地陪著他們看。我的這種轉變令父母大感意外,他們反而不習慣了。以前想看的節目看不到,而今有了自主權卻是再也沒了主意,父母究竟是在對我的寵愛之中開始漸漸迷失,但是那時候我終於想起高中數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來,其實有時候陪父母看電視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家裡爐火溫暖,電視歡歌笑語,那時候我想或許幸福就真的只是陪著他們看一場秦腔那樣的簡單。

一天一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妹妹插話,對著父親,卻又像是刻意說給我聽:還是我哥回家了好,至少再也不必看延邊衛視了。母親在一旁附和著,對,一天到晚嘰嘰咋咋的說的啥都聽不懂,看個什麼勁。我心頭一驚,又像是被什麼東西給重重撞擊了一般的難受。我回過眼去看父親,父親裝作很沉靜的模樣雙眼依舊緊盯著螢幕,但是眼裡的閃爍不定和無處安放的雙手徹底暴露了他的不安和羞澀。那天晚上回房躺下之後,我眼淚默默流了許久。我的老父親,一個只有國中文化的老農民,就連國語都說不利索,卻在家裡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延邊衛視,樂此不疲。只因為他知道兒子在的那個地方叫延邊,我心裡垂淚,落成一條河。

我從小不聽話,不懂事惹得父母生氣是家常便飯。小小的人本事不大脾氣倒很大,為此父親嘆氣母親落淚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但是他們總是給予我最無私的諒解與關懷。突然想起前不久母親節期間看到的一句話:我從未令你驕傲,但你卻一直待我如至寶。那天真是被戳中淚點了,哭了一夜,早上起來看著紅腫的眼睛心裡忍不住又將過往歲月里的溫暖全部翻了出來,心裡更加悲切難耐。

是啊,我從未令你驕傲,但你卻待我如至寶。

古人講:父母在,不遠遊。離家愈遠也開始更加感覺到親情的寶貴,可是這些幡然醒悟大多卻只是我們的後知後覺,事實上很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一次次的逝去與悔恨過後才明白這一切的。歲月的瘋長,時光的不可留,父母的身影離我們愈加遙遠。但我們懂得這一切的時候,真正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的時刻,才驚覺已然太遲。

每個人都掙脫不來歲月的枷鎖,每個人也始終無法逃離雙親造就於你的思念的囚籠。但是我們的錯誤就在於始終把父母給予的那份思念當做理所當然,甚至於開始厭煩開始躲避逃離。我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里不經意間就遺漏一些人一些事,這其中包括父母以及他們的那份思念。而或許當我們真正明白事理真正感覺到那份思念的寶貴與厚重之時,我們卻再也尋不見他們的身影了。多少的悔恨多少的涕泗橫流源自於我們的少年輕狂不懂事。也許當我們長大一些,當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兒女後,才會明白一些其中的道理,只是那時候早已是今是昨非了。

聽京劇《三家店》,裡面有段唱詞: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里母擔憂,兒想娘身難叩首,娘想兒來淚雙流……。每次聽到這段眼前總會不自覺地幻化出一幅畫面,一位母親呆呆地坐在沙發上,她的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裡拿著的照片所吸引了去,時鐘滴滴答答,她就這樣目不轉睛地一直盯著看著,忘卻了時間,忘卻了歲月,也忘卻了自己……

人都有一種很是無恥的意識,總是習慣在最深的思念奔涌勃發的時刻選擇刻意躲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羈絆,是多餘的留戀。但有一件事情卻是我們一直所忽略的,再多的理所當然也有窮盡的一日,而自己曾經一直所厭煩的聲聲嘮叨在你驚覺它的美好的時候卻已是逝去不可追了。

能被人愛是一件好事,但是能愛別人更是難得。有時候我們的慚愧正是來自與我們在父母離去時時的不平衡,畢竟你欠他們那么多,但卻無法償還。而事實上,你永遠也不可能償還,因為那份愛本就不應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