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交給書籍

我的天空不需要多么斑斕,只要有陽光就行;我的世界並不需要多么豐富多彩,只要人人誠心相待就好;我的生活也不需要耀眼如光,只要平平談談足矣。

一本書,令我與書中人物促膝長談,讓我為作者命運而高呼,或喜悅,或悲憤,又使我為當時社會黑暗痛心疾首。一本書,一段人生,一個故事,一次深思。《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使我欽佩不已,倒也不是因為他的才幹,也不是因為他對劉備的知恩圖報,實在是因為他的智慧讓我好生嚮往,每當在皎潔的月光下,我總能想起諸葛亮發明的孔明燈,在當時被司馬懿圍困的危機情況下,諸葛亮並沒有垂頭喪氣,他以他的智慧,他的冷靜,想出了一條妙計,早已觀測好風向的他,製作好這種孔明燈,放飛於黑夜,為黑夜增添星星點點的光明,並且讓自己營中的人大喊道:“諸葛先生坐著燈突圍啦!”司馬懿信以為真,被矇騙了過去,使處在危難中的諸葛亮得以保全性命,繼續為劉備指點著江山,後人認為這燈像諸葛先生的帽子,且為諸葛先生所發明,於是賜名“孔明燈”。

每當我在心情不好時,獨自走在一條落葉鋪滿的小路,我會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在他最失望,最難過,人生最低谷時,他想到了死,死對他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但他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想到了他在乎的和在乎他的人和事,他重新鼓起勇氣,決心要寫出人生另一個篇章,於是他做到了,憑著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終於讓毫無寫作經驗的他創作出了《暴風雨所誕生的》,那么正處於這個和諧社會中的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傷感去難過呢?學學保爾吧,學學他的精神吧,不管遇到何種挫折都微笑而又堅強的面對吧,沒有誰可以阻止你前進的步伐,除了你自己。

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讀書,可以豐富自我;讀書,可以與作者或人物做零距離接觸,可以了解社會背景,有沒有想過,讀《簡愛》時,我們就是那一直跟隨著主人公的一片落葉,看《紅樓夢》時,我們是賈寶玉與林黛玉悽美愛情中的見證人,觀《阿q正傳》時,我們是當時社會裡的一個路人甲,卻看盡人間滄桑。讀書不是任務,更不是閒暇時供消遣的事情,而是將自己置身故事,將自己看做故事裡的人物,不一定要是主角,卻見證了主角的成長,主角的無奈。用品嘗的態度看待書籍,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作者,也許這才是讀書的意義。

把心交給書籍吧,我知道有很多個動人的故事它們正準備向我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