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一隨筆:我所理解的奇蹟

有一個小男孩,他的媽媽因為一次意外而失明,可他卻每天推著媽媽去醫院裡的小花園散步,告訴媽媽眼前的美麗。他還每天拿著自己畫的畫放在媽媽面前,為媽媽說明畫上內容。日復一日,經過小男孩的努力與積極的治療,媽媽大腦里壓迫視覺神經的血塊消失了,媽媽再一次看到了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這不就是愛得奇蹟嗎?

說實話,我一直相信奇蹟是存在的,但它不可能隨隨便便就降臨在某個人的頭上。老天爺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就會回報你多少,奇蹟也是一樣。

堅持下去,奇蹟會發生的。

不要等待,奇蹟不會自己送上門。

如今,高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大山,翻過去了就是勝者。時常聽到周圍的同學抱怨自己成績不理想,趕不上來,可我卻發現他們也只是口頭上說說,心理壓根就沒有意識到行動比話語更重要。上課該玩的玩、該睡的睡,作業該抄的抄、該逃的逃,總是幻想著高考那天奇蹟出現,讓自己能夠考上重本。或許他們心裡明白這不可能,但卻始終不願意付諸行動讓夢想成為現實。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成為行動的巨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奇蹟的眷顧。

富爾格姆說要承認奇蹟,而陳書凱則說不要相信奇蹟。其實二者並不矛盾,我們要相信奇蹟的存在但不能奢望奇蹟隨時到來。只有在平時用付出的汗與淚去澆灌,奇蹟之花才能常開不敗,你需要時芬芳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