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尷尬的答卷

人生於世,難免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或給你意外驚喜,或給你帶來尷尬,無論是達官貴人,一介村夫還是黃口乳兒都免不了與尷尬相遇,它不期而至時,你是否能給這份答卷正確的填塗呢?

尷尬的答卷是一份開放性的試題,對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答。而每一種解答卻又揭示著一種人生態度。

你是否有上前拍一位同學肩膀卻發現一張陌生面孔的經歷呢?你是否有與小販討價還價半天卻發現沒帶錢包的啼笑皆非呢?當尷尬向你走來,你可能想左沖右撞的逃離,其實根本無須這樣,尷尬只是不小心撞到了你,也許你還未來得及懊悔或煩惱,它所帶來的不快已被你的率真不解自化了呢?這樣的你,便在答卷上勾下了輕鬆的一筆。

而有些人的尷尬是自找的,這樣的試卷他是注定無法及格。他們的尷尬,是秦檜夫婦跪於岳飛墓前愧對青山白骨的無地自容;是汪精衛淹沒於國人唾罵和主子面前討好的度日如年:是附庸風雅的貴族被蕭伯納“感冒也是流行”反唇相譏時的啞口無言…。這時,他們先是害怕,繼而冒汗,繼而勃然大怒,百般辯解;或作高深莫測狀卻怕得要命,對這些人,“最真才是尷尬時”。試問以一張虛假的面孔,又怎能給人生答卷正確的回覆呢?

但有些人,以他們的處境本應尷尬,然而卻又不曾尷尬,司馬遷遭宮刑是何等的屈辱;朱自清拍案而起不要美援救濟糧時是何等貧困與淒涼;幾進西藏的人民公僕孔繁森殉職時身上只有幾元錢,以某些人來看,他們夠尷尬。然而在無私的歷史和人民面前,他們何嘗尷尬過,他們的答卷,是大公無私的浩然正氣,是英雄悲歌的千古絕唱,他們不僅拿得滿分,更用這張試卷譜出一曲“滿江紅”。

面對尷尬,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理解與態度,可以說,答案是多種多樣的,它就如一面魔鏡,照出每個人的本來面目,無論是素麵朝天的,還是肚子裡花花腸子一堆的,都要經歷這一考驗。但只要你是真心做答,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你的答案定能及格,眾生百態,只能說是豐富多彩,但那些仍要戴著面具的人,則只能問一句:尷尬,何以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