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一作文:回家

太多抗美援朝的士兵從那以後再也沒回來,太多隨同至朝的婦人從那以後也失去蹤跡。沒有人知道她們是否生還,沒有人知道她們身處何地……

a

1,

我叫鍾果,與祖母相依為命。生在中國,長在平壤。祖母告訴我,之所以叫我鍾果,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是因為她深愛著中國,是因為我的家在中國。

小時候,我時常依偎在祖母的懷裡,聽她講述那些有關中國,有關上海,有關祖先的故事,而她也時常抱著一個帶鎖而花紋繁複的匣,她只是抱著。而當我好奇地向她問起裡面是什麼的時候,她默然不語,神情凝重。年幼不明事理的我,在這一刻似乎也懂了些什麼……

其實,我是有偷偷拿過那個木匣的,沉甸甸的漆花匣子散發著老舊的氣息,我不知道它存在了多久,自打我記事開始,祖母好像一直有抱著這個木匣,我也不知道它為什麼那般沉重,那狹隘的空間裡裝下了祖母怎樣的珍寶,我有猜想過,可年幼的我無從得知。

2,

時間無非是長達的,我們都抵不過它的紛擾。

生是偶然的,死時比然的。在這樣飛揚不息的人生潮流里我逐段成長,而命運卻不留餘地的帶走了我摯愛的祖母,當我在昏黃的照明燈里,隨著清脆的鎖轉開的聲響,打開祖母那個存在了太多年的木匣時,我呆滯在房間裡。我忘記了怎樣流淚,我的心被莫名的情愫包裹起來,那般嚴嚴實實,無處可逃。像泰山壓頂般使得我喘不過氣來。原來,祖母那視若珍寶的匣子裡面竟是一堆土,一堆風乾的黃土——來自中國的土。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為何木匣會如此沉重,不是因為它裝著黃土外,祖母那纏綿悱惻,沉甸甸的思念。她如今思念色澤光華的家鄉;她思念那生她養她廣袤無垠的土地;她思念那無比雄壯的黃山黃河,長江長城;她思念那中國的一寸一毫。

3,

國際航空,平壤—上海。

那裡是祖母常說的上海,永不老去的上海。我站在外灘黃浦江邊,聽凜冽的風呼嘯而過。我一點點的把祖母的骨灰拋下,像落葉歸根一般結束了她沒有盡頭的漂泊。我想畢竟她在祖國過一個冬天,是會勝過在異國過一個春天的吧。

那一刻,其實我的心很疼。,像錦緞被撕裂。轉身離開的時我早已是淚流滿面,我難過得說不出話,可我依然微笑著,微笑著流淚。那些細碎的粉末是我與祖母最後的聯繫。然,為了她回家的夢,擁抱祖國的夢,我毅然剪斷了我那似藕絲般廉價的感性。任憑滔滔不絕的江水帶著祖母的氣息銷聲匿跡,東流不復返。

b

1,

慢慢的我愛上了中國這個國家。我終於可以理會為何祖母如此熱愛這土地,不僅僅是它讓人眷念,讓人過目不忘,讓人銘記於心。而是我們自身骨子裡流著的那一腔中國紅的熱血吧?它在時間裡毫髮畢現,在體內那般洶湧,那般澎湃。我站在中國的土地上,像是流浪已久的人終於找到了家,撫平了傷口。

無疑的,我走上了祖母走過的路途,順著她的足跡禁錮了自己的腳步。只是,就算時過境遷,世間枯榮交替不止,我依然不後悔。

2,

雖然卑微渺小的我那般情感不及武則天“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的遠大。可是我依然這樣平庸而無聞的愛著這土地。像是祖母的記憶傳承沉澱在了我的腦海中一般。那似深淵、海溝的愛,不是刻意的,不是浮誇的,不是虛偽的,不是不專的。

記得傳說中有個地方,浮雲飛鳥不可渡。它的名字叫忘川。我想我抵達那忘川河,喝下那忘川水。忘卻了顛沛流離的道路,欣喜若狂的心情,飛揚跋扈的青春,也忘不了祖國、國旗上那一抹啼血的紅,和與生俱來的中國氣息。

我想,我也會老,我也是會死的,儘管我如此愛著中國。或許我死亡後無外乎幾聲痛哭便再無其他。但我依舊奮不顧身的愛著它,如似蛾始終要追尋光一般追尋它。

因為,它是我的家。

尾聲

地點:中國上海。

黃昏里的微光四處流轉,碾過了墳冢的一絲一毫,墳上的草芥叢生,掩過了碑上的刮痕。誰也不知道碑後還刻有這樣的字: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因為它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