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議論文:十年1500字

“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於軾。有子邁。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雖句句簡單,但卻充滿了對王弗的敬重與感謝,但更多的是無限的感傷與悲痛。

從1055年到1065年,十年,物是人非。十年前還是聰穎賢惠的王弗站在眼前,十年後就只剩下一具早已冰冷的屍骨。但這十年,是幸福的十年,是順利的十年,是充滿美好回憶的十年,對蘇軾而言是十分珍貴的十年。

離開了王弗,蘇軾在官場上頗受壓制,心境悲憤,終還是磕磕絆絆地過來了,只是少了王弗,雖有閏之陪伴左右,但卻沒了往日的警醒與勸告,十年也就這么過去了。

1075年

這天夜裡,密州沉浸在一片安詳之中,而屋內,蘇軾猛地一驚,從夢中醒來,坐在床上,蘇軾才發現淚已沾襟,夢中夢到的不是他人,正是王弗,兩人相視相望,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想到孤墳千里,蘇軾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淒涼與悲傷。而一首江城子也就因情而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從1065年到1075年,十年,相思難忘。妻子明明已離開了十年,可就是一場夢,仿佛昨日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這十年,苦也有,樂也罷,雖說有坎坷,但未有大風大浪。這十年,是安寧的十年,是壓抑的十年。

但若是蘇軾能預知未來,他定會好好的享受這十年光景,他怎會料到,接下來的十年,風雨飄搖,一場風暴正在來臨。

1085年

宋哲宗即位,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只有他知道,這有多么不容易。烏台詩案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先是入獄,出獄後有被貶黃州,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就“無官一身輕”了,不再為官參政,只需開墾坡地,種田養家,整日飲酒作詩,借酒消愁。

從1075年到1085年,十年,受盡打擊。烏台詩案就好像一場地震,餘波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度遭貶,還有何信心可言,但蘇軾卻站在了東坡,任爾東西南北風,豁達面對,詩賦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這十年,苦了蘇軾,但也磨礪了蘇軾,造就了蘇軾。這十年,是搖擺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應該說也是珍貴的十年。

20xx年

不知多少個十年過去了,回望蘇軾的這3個十年,感慨萬分。十年,讓蘇軾看到的是,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年,讓蘇軾悟到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高一: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