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徵文一等獎作品賞析:《助人為樂》

高二二班 鄭智焄助人為樂——觀《離開雷鋒的日子》有感上周晚自習,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筆電影,電影講述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助人為樂,發揚雷鋒精神的故事。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無意將雷鋒撞死,而這件事影響了他的一生,開始學習雷鋒助人為樂。喬安山在退役後,當了大巴車的司機,他拒絕任何靠關係不付車費上車的乘客,且在行程中救了一位難產的婦女。之後他又當了貨車司機,他在工作中救了一位被車撞後倒在雪地上的老人。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起拉貨,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裡,路過的一群學生幫助了他們。其中,讓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救老人的那段場景。一日,他在運貨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倒在雪地中的老人,他好心將老人送往醫院,並聯繫了家屬,且預付了藥費,但是老人的家屬卻不想承擔昂貴的醫藥費,就將全部的的責任推向了喬安山。雖然喬安山同志被冤枉了,但他還是發揚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即使自己吃虧也要做好事,當好人。當然最後他被證明是無辜的,但是卻深深地傷了他的心。而老人的家屬不管傷了喬安山的心,連句對不起的話都不講就想離開。從中我體會到了許多,首先我知道了一好人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時間都是有的,當然他的反派角色壞人也是一直有的。還有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是不從每一個公民的個人素養個人素質抓起的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將會越來越衰弱。先從好人和壞人開始講的話,好人就是喬安山,而壞人就是肇事逃跑的人和老人的家屬。這件的事就如同現在的扶老人的事情一樣,好心人就像喬安山一樣講摔倒的老人扶了起來,而最後老人的家屬卻把撞到老人的罪名毫無證據的加壓給扶起老人的好心人,而這些家屬就是所謂的壞人,也許他們為的是自己父母親著想,但我覺得他們更多的是不敢面對現實,不敢承擔現實,本應屬於自己的責任殘忍的推給好心人。而好心人卻只能默默的承擔這一切,於是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了,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即使有好心人,也沒有好心事,因為這一系列的事情推出的答案就只有一個,誰心軟誰吃虧。而這些家屬的行為就是個人素養個人素質的問題。如果他們懂得感恩,願意承擔責任的話,就不會有心軟誰吃虧的這種念頭了。所以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是頗為重要的,文化課必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而當,每一個學生,能做到做好一個好人的話,那這個民族才能真的強大起來。但是其中會有些因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無法接受教育的事情,而這體現的是,政府的問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會提倡人人平等,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但是真正能達到所謂平等的民族或國家卻極少。表面上在資助貧困地區,表面上在開發荒山野嶺,但更多地是發展前線城市,搞好外交關係,於是這便導致了富者更富,貧者更貧。所以我覺得提倡雷鋒精神雖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從根基開始做,不從根基開始改,那這一切只能是光說不做,而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且現在這個年代的人,更多地關心自己的前途與發展,極少的關注別人,對雷鋒精神毫不感興趣,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提倡雷鋒精神相當於在做無用功。如果能讓人們學會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關注別人的發展,並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話,這時雷鋒精神就能體現出來了。而雷鋒精神就是幫助別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自己的手,助人為樂,就像幫助喬安山的那些學生們一樣,雖然只是一點人,但是這一點一點的人加起來,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做好人做好事。人們常說怎樣的環境造就怎樣的人,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又怎么會長壞?但是還有一句話,因為大部分都是環境造就人,所以幾乎沒有回想到,但是我們都知道環境是由人造就的,所以怎樣的人造就怎樣的環境,也許現在能做到向雷鋒那樣的人不多,但是這些人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做到自己靈魂的純淨的話,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能改造他們身邊的環境。雷鋒雖然離開我們許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之中,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欣賞,他雖然沒有改造他身邊的環境,但他做到了,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自身靈魂的純淨,他用他的生命的每一秒幫助別人,並以此為樂。他曾經說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要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最後我也想說句,雖然環境能造就人,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環境的。所以,只要我們一點一滴,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我相信,總有一天,這個民族這個社會會更加強大,更加高尚,令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