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8篇)

1.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包一中 高二(1)班 馬躍提到中國古典文化,人們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會想到陰陽家名家雜家小說家等等的古典學派,更沒有人提及“諸子百家”中剩餘的那一百多家學派了。為何儒家、法家、道家會在百家爭鳴的局面下脫穎而出,其餘各家卻在歷史的長流里銷聲匿跡了呢?來看看儒家的發揚歷史吧!在孔子時期,儒學剛剛創立,同樣,也很不興盛。孔子本人有著治世之願望,卻也只能在魯國為吏。隨後他周遊列國,推薦自己的思想,卻並不為人看中,在週遊途中還幾次險些喪命。可見,儒學並不為當時時代所認同。儒家被奉為正統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為漢武帝所認同後才產生的。漢武帝為了更好地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需要一種能夠順應集權統治的治國方式與思想指導。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於天”說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因此受到了漢武帝的採納。假如沒有董仲舒的話,儒學是否會對中國後世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還是未知的。然而時代躍遷,現如今,儒學傳統離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了。讓現代人將幾千年前的學術奉為聖典也頗不現實。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難以想像的提升,也不可能再產生一個像董仲舒一樣提倡“惟‘儒’獨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會被當今時代認同。傳統需要繼承才能夠流傳,而繼承則需要當代人對傳統的認可。很顯然,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度已經沒有那么高了,中國傳統文化目前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界。猶如楊修口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何讓古老的觀念能夠活在當代,以生機勃勃的形態展現在我們面前呢?要想讓傳統文化能夠長久的流傳下去,不得不對他進行一些變化,讓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統文化”。實際上,如今的“傳統文化”與歷史上真正的傳統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須活在各個時代中,必須成立在不斷的探索與重建中。這或許會改變甚至否認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這么做,現今的傳統文化就會很有可能淪落為未來的糟粕文化,民族歷史也就變成了真正的歷史。

2.重拾文化,共創未來包一中 高二(2)班 郭占斌  現代化與近代化的口號充斥在我們的周圍,但傳統的文化卻與我們漸行漸遠。如何重拾文化的厚重感成了每個炎黃子孫所要解決的難題……  不可否認,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逐漸讓人類走向了一條慢性死亡的道路。不僅如此,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使世界變小,而人心與人心卻逐漸的遠離……重拾文化所帶來的理智與和諧成了指點人類未來的道路指南針。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覆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豐富,其優良部分依然對我們有著無窮的啟示意義。現在看來此問題實在多慮。上至治國,下至為人都有的數不勝數的至理名言佳句——“天人合一”指導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要我們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逝者如斯夫”則給予我們無窮的歷史感……  中華文化首先給了我們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早在兩千年間孔子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樣一種堅韌的精神才有了我們歷史的源遠流長與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  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也同樣帶給了我們深遠的影響——那就是愛國情懷!一個國家即使再富裕,再強大,也要有忠心不二的人民的擁戴與支持。面對磨難,只要登高而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么,無數的炎黃子孫必然團結一致——這就是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力量!  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範同樣是文化留給我們的財富——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指導我們樹立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  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同樣豐富,其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如此便造就了無數名留青史,頂天立地的英雄核心品質——淡泊名利,不受誘惑,視死如歸。激勵一代代中國人成就自己的英雄夢想!  當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契合時,美好未來指日可待!

3.中庸之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包一中 高二⑵班  楊穎道可道,非常道,中庸之道,大道也。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中庸甚至矣乎!”觀中國泱泱五千年歲月長河,你會發現,古代建築常常具有高度和諧統一的對稱性。如故宮以中軸線為準的雙側對稱格局,氣勢恢宏;又如孔廟兩旁耳房對稱,頗顯文化中正之風。和諧統一的對稱性體現了古人對完美的追求。而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即提出通過不偏不倚,無過而不及的原則與方法達到的最合適,最恰當的完美狀態,此即為中庸也。但在當下,提到中庸,人們往往會誤解為毫無追求的中庸,而談及中庸之道,人們則常貶指為庸碌無為的生活狀態。更有甚者,將中庸之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批駁為傳統文化中的落後思想,只從字面上曲解中庸之道的含義,可笑,可嘆,可悲!中庸之道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對中華民族整體的精神面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孔子曾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同時,孔子本人即是“中庸”的典範:“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樣德才兼備的類型是中國人時至今日心目中評價機制的最高標準。譬如法國總統奧朗德緋聞纏身,花名在外,中國老百姓心中或不齒,但畢竟是國外的總統,大可一笑置之;可若換做是中國的主席,國人心中的標準形象則為德才兼備,中正平和,既不失領袖風範,又不乏文雅氣質,與孔子所述文質彬彬君子者何其相似。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價值天平中,或多或少都會以中庸的砝碼為稱量標準;耳濡目染,深受薰陶,又不知不覺,在血液中流淌著中正平和的中庸思想。中庸之道同時還是一種處世哲學,深刻反映在中國人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上。國人對“不卑不亢”這四個字尤為推崇,受了屈辱要不卑,受了讚譽要不亢,如韓信之於胯下之辱,孔子之於聖人之稱。孫文先生當年設計中山裝時,便以四方袋錶示禮義廉恥,衣領緊閉表示嚴謹治國,而中山裝更是風靡一時。在當下,西裝革履,舉止優雅又成為了辦公,商業之間與人交際的良好開端。尤其是在大都市,更有不惜重金者參加禮儀培訓,只為待人得體有禮。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將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在國人的處世哲學中深刻地折射出來。中庸之道還是中華民族頗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在社會政治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極左”思潮占據主導地位,引發了一場動盪的十年浩劫。改革開放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時代主鏇律,同時實行穩健篤行的政策,才有了這近四十年的國泰民安。凡事無過無不及,方可使中國成為世界浪潮下的中流砥柱,穩健前行。但不可否認的是儘管中庸思想深入國人骨髓,但對中庸之道的看法卻隨著時代推移與社會發展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新一代的80後90後,開始追求自己的個性,挑戰傳統文化中公認的中正平和,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相較上一代人的安土重遷的故鄉情懷,他們更願意外出闖蕩;相較上一代人的結婚生子的家庭觀念,他們更希求浪漫的愛情。有人說中庸思想的傳承受到了挑戰。但是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國人對於道德底線的標準是千百年來統一相承的,只不過,在新時代,中庸之道不應成為束縛人們張揚個性,發展自我,創造事物,改造社會的桎梏,而是指導人們在無過無不及,即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與眾不同的價值觀標準。如此,中庸之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方能源遠流長,迸發出新的活力,為新時代注入改變與創新的新鮮血液。

4.中國精神包一中 高二(2)班 郭雅曼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修養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縱觀華夏五千年,歷史的長河攜載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滋潤著中國大地,養育著龍的傳人源源不斷,川流不息。 仰望蒼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炎黃子孫奉行的處世準則;回眸文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中華民族自古崇德尚義的傳統;追溯歷史,“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是中華兒女追求夢想,百折不回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與華夏文化息息相通,它們在時代的摩擦與進步中不分彼此,文化是民族孕育之下的文化,民族是文化薰陶之下的的民族,其二者都流淌著中國華夏鮮活的血液,它們的結合為國家,為人民,為全世界躍動出了新的希望。 這是一個平凡的民族,這又是一個不凡的民族。 縱觀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直至儒學逐漸躍居正統。到後來的宋明理學和明清之際對儒學的批判和繼承,甚至是今天聞名全國的孔子學院。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屈辱與抗爭,經歷了碰壁與變革。流失了多少珍貴的的文物,毀壞了多少難以復原的古建築,被迫割去了多少土地,犧牲了多少無辜百姓……即使是如此坎坷的中國道路,中華兒女也未曾遺失了那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但曾有人提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今天中國的發展起到的是阻礙作用,理應完全捨棄,順應時代的潮流。其實不然,沒有傳統,又何談創新呢?沒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又何來的民族底蘊呢?沒有之前的探索與拼搏,又何來今天的適應國情而又獨具特色呢?一部中國歷史,足以令觀看者眼花繚亂,令世界各國感嘆東方醒獅的後發力量。面對這樣一個饒有興趣的提問:“如果再生為人,您願意生在哪個國家?”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恩比思索片刻,明確回答:“我願意生在中國。”他以歷史學家的眼光給出的理由是:“中國今後對於全人類的未來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魯迅先生曾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有過這樣的論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拚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當我們沉淪在民族的危難之中時,是什麼使中華民族一雪前恥,步步崛起的呢?是中國精神!  但何為中國精神呢?“中國像一個巨大的立方體,在排山倒海的浪潮中,它會傾覆,但在浪潮退去後仍頑強的矗立在那裡,以另一面正視世界,永不消失。”中國精神標誌著中華民族待人處世的方式,深遠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奠定了夯實的基礎。中國是禮儀之邦,古語曰:“禮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恆敬之。” 自古儒家的“禮”、“仁”和三綱五常約束著我們要“敏於事,而慎於言”,萬事都應以禮為先,以仁德為準則。古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今有“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由此,無論是英雄人物還是普通民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國精神的承載者和踐行者。最美司機——吳斌,忍著劇痛,以超人的意志力安全停車,保證了全車人的安全;鄉愁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台灣老兵信守承諾,將戰友的骨灰罐帶回大陸,一一安置;林俊德——中華民族的銅牆鐵壁,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堅持在工作,有限的生命被放大,綻放出一朵倔強的馬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實一切中國精神都源於一個詞—愛國!這真正是將中華民族凝聚為一體的精神動力。  冰心曾寫下詩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撒遍了犧牲的血雨。”中國,這個沉淪與抗爭並存的民族憑藉著中國精神在百年的風雨中掙扎和拼搏,卻依舊屹立不倒。“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中國大地,中華民族,中華兒女,百年激盪,百年拼搏,百年奮起,中國精神將傳承著經典文化,連線著過去與現在,連線著國家與個人,描繪出一幅新世紀的宏偉藍圖……

5.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包一中 高二(1)班 韓仲英中國傳統文明在世界向來是神秘、古老的存在,正如易中天所說——文明是液態的。而中華是水,上善若水、兼容並包,天下莫能與之爭純樸、素潔。什麼信仰都沒有,反而可以容納所有的信仰。中國傳統文明是特有的對農耕文化的沿襲和傳承,不可否認的是,她歷經歲月的蕩滌仍然經久不衰,同樣不可否認的也是,她與現代文明發生了不可避免的衝撞,甚至受到了現代中國人的無情地忽視。究其原因,有些人就是大老粗一個,沒有多少文化情懷。他已經習慣了現代社會所帶給他的一些習氣——自私、盲目。對於傳統文明粗略淺薄,可能僅限於端午節要吃粽子、清明節要掃墓等等,唯一了解古代文明的途徑就是被改了又改的古裝劇。對於這樣的群體,就算是專家學者聲嘶力竭地呼籲、宣傳,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也只是一些文人學者的無病呻吟,因為生計在他們心中才分量最重,至於傳統文明之虛無縹緲,對於他們來說,不如一餐飯來得實在。有些人,他們似乎是在這個社會的最高層,不用為生計奔忙,可他們同樣沒有對於傳統文明的意識,生意、金錢、享受充斥著他們的頭腦。對於這些人來說,傳統文明之廉價,遠不如一個商業訂單來得痛快。最後少數的一些人,文學愛好者、學生群體,這其中不乏有古代文化的研究者、愛好者,僅僅是少數的他們,在支撐著傳統文明。其實,在國人心目中早已有一些觀念已根深蒂固,那就是傳統文明的印記,可他們存在的數量已經少之又少了。在這方面,傳統文明也難辭其咎,她的範圍實在是太廣博了,有沒有一個既定的概念,以至於大多數人對於她的存在是模糊不定的。提到中國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關係,首先要想到的便是孔孟的儒家思想。不論是上述所說的哪類人,提到孔子,也總會想到論語,也總能“學而時習之”的背上幾句,這些都是儒家思想傳承幾千年來對中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從骨子裡或多或少帶有儒家習氣。禮義廉恥、道德倫理、忠君報國等等,這些思想在國人心中都形成了一種“中國的法律”,雖然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什麼是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可他們認知事物的態度,辯明是非的準則卻往往又遵循著它。何為道德?何為道德義務?這是人們約定俗成地要遵守的一些道理,有些生活中的事不見得違背法律、在外國人看來也合情合理,可卻難逃中國人對它的批判與不認同,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只不過古人對這樣禮法的約束似乎更加篤信、執行力更強、輿論的力量也更強。這是傳統文明的融合,這種融合可以說是積極的,它可以更好地約束社會。同樣傳統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中國人的普遍形象——溫文爾雅、含蓄內斂,總是保持著一種謙謙君子的風度;也造就了中國的形象——總是缺少一種霸氣,保持著一種退讓的態度,秉承著凡事不爭不搶的風格。這樣的品格在古代可能會讓有修養的鄰國敬畏三分,可在競爭如此激烈、“我不犯人,人要犯我”的現代世界,中國唯有發揮內心深處龍的精神才足以震懾世界!這是傳統文明的衝撞,因為隨著時代的不同、社會理念的變更,這無疑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需要傳統文明適時妥協的時刻,但衝撞不是衝突,不會影響中華的位置。開篇時便提到過,中華文明是水,可以兼容並包。是什麼信仰支撐了中國的五千年歷史?答案是沒有。中華文明真真是與眾不同,沒有宗教、沒有信仰。宗教信仰好像是人類的一個身份證,它能撫慰人的心靈,在精神上給予人安全感,正如易中天所說:“非如此,他們不能安身立命;非如此,他們不知此身何屬。”關於宗教的神秘感,無法用科學實驗證明,只能虔誠、只能信仰。同時,也是成為世界性文明的最好途徑。如此論道,與國家與個人如此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國卻沒有。從古至今,皆如此。儒、釋、道均是在中華歷史上曇花一現,它們都曾存在過、被統治者推崇過,可它們又都曾被毀滅過。不像西方的基督,沒有十字架這樣的標誌、不像伊斯蘭文明。中國人的信仰,總是變化不定的,隨著需求改變,觀音等各路神仙也是各司其職,生孩子拜什麼仙、上學求什麼神,買房子又要看什麼書,信什麼都取決於什麼靈,這種幾近功利性的求神問仙、“信而不仰”的態度讓中國實在難存什麼真正永恆不變的宗教、信仰。同樣的,在現代的中國也如此,有人自稱是佛教徒、有人自稱是基督徒,也有人自豪地說自己是無神論者。又回到了那句話,中華文明是水,什麼信仰都沒有,反而可以容納各種信仰。那么如此說來,是什麼維繫著古老的中華文明的發展?又是什麼讓中華文明在現代世界中立足?從當今中國似乎可以窺得一點奧妙。眾所周知,國家的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想想古代的男耕女織、子孫滿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情同手足、君臣父子何嘗不是以人為本?古代中國的特點便是家國一體,將國家通過血緣關係聯繫在一起,如今的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單位何嘗不體現著這一特點。這便是中國的智慧,即使沒有宗教的永存,仍然可以歷經風雨而不倒。道德即是法律、綱常倫理便是信仰、祖宗源頭便是上帝。這便是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中國的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究竟是什麼關係?在衝撞中相融合。可不得不提的,仍是文化意識的淡薄。一個民族要想自信的生存。要想自立於民族之林,必須要有自己的深厚底氣,尊重歷史、尊重傳統。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底色。國人不應僅局限於知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些粗淺的習俗,應該積極地去“懂、重視”。希望在高科技代替一切的未來,中國人依舊可以炫耀自己的傳統文明,依舊可以對此侃侃而談。

6.宗——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包一中 高二(1)班 高佳寧王開嶺曾經提到:文化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正是這個宗,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身份的認同。想來的確是這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未間斷過,因此文化成為每個時代的“宗”,成為人們奉行的事物,成為永恆。縱觀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時期是從天地初開到19世紀初,在此期間,歷史舞台上有過百家爭鳴,有過焚書坑儒,有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終,儒家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學派。儒學的核心“仁”和“禮”成為維繫社會安定和諧的“工具”,也鑄造了無數英雄氣節。第二段時期是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末期,列強的入侵,帝制政治的腐敗,使中國文化日益暴露出不能與時俱進的窘迫,不少思想家宣告西方文化優於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並要求全盤西化,但時間證明這種觀點的錯誤性,在此期間,中國傳統文化雖停滯不前,但從未間斷,並將最珍貴的部分保留下來。第三段時期是20世紀末至今,我們如今擁有的文化稱作現代文明,它將傳統文化再次煥發出新的光芒,時間濾去了傳統文化中陳舊的積習,對那些精粹思想加以發揚,融合形成現代文明,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而現代文明隨著時間的流逝終將會成為傳統文化。在社會中生活,因此我對於古時與當今社會生活方面的文化感觸較深,首先是衣著方面。中國傳統的服飾帶有明顯的階級色彩,衣服的面料、顏色、款式、圖案都成為區別貴賤尊卑的標誌,其中以皇帝的龍袍為最高級,黃色是土地的顏色,象徵著占有天下的統治者,因此皇帝的一切服飾幾乎都是黃色的。而平民只能穿不著一色的白衣。反觀如今,人潮中有著無數種色彩、樣式,顏色用來襯托人的美,用來顯露人的心情,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顏色,穿著任何顏色都與身份、地位、階級無關,色彩的禁錮被打破,因此我認為服飾文化的發展是進步的。快與慢也是深刻的體會。古代社會是慢的,而現代社會卻是快的。古時寫一封信、等一封信是慢的,卻也存在著等待中想像的幸福,而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卻使一封e-mail在兩三秒內穿越大洋、越過山巔來到地球的另一端,極速卻少了等待的幸福。古時的饅頭是手工製作的,慢工出細活,嚼在口中是溫暖的味道,具有人情味,而現代卻出現了大機器生產下三秒製作一隻灌湯包的極速,但每每看到那從同一個模具中製造出的食物,總是容易失去食慾。中國傳統文化是需要泡一杯茶,靜下心去體驗去感受的,靜心養神,樂亦在其中矣,而現代文明更像是一杯速溶咖啡,快節奏的生活有些浮躁,但不是全部的浮躁。慢給予人感受的時間,快給予人感受的東西,前者要求質,後者要求量,說不上誰好誰壞,就全都交付時間去過濾、去積澱吧,留下來的就是最好的。在傳統社會沒有新航路,沒有麥哲倫,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節奏,那時的文化安靜又古老;現代的社會有計算機,有汽車,各國文化思潮迅速衝擊、交融,卻失去了慢生活的悠閒。我們需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下來,這裡的繼承是指整個社會的精神氣質的繼承,而不是將文化典籍束之高閣或封藏在計算機的某一角落,繼承也是一門學問。當然我們也需要發展,發展需要一個方向,發展才是硬道理。萬變不離其宗,縱使世界如何變化,文化始終是不變的東西,它如同夜空中的北極星,是我們的信仰,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東西。

7.儒道法與華夏文明包一中 高二(1)班 韓茹雪如果說中國是一株花,那么現代文明便是它的花瓣,而傳統文化則是它汲取水分的根。沒有根的花終將枯萎,而沒有花瓣的花也難以在繁花盛開的世界中立足,最後淹沒在歷史的大潮中。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才造就了今天獨具魅力的華夏文明。傳統文化對現代文明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現在我們的吃穿住行各方面無不具有中國特色,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的身影。但實際上,受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思想,支配我們行為的思想。從古至今,儒家思想在我國一直處於無法逾越的地位。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等,是根植於中國人的血液里的,這些決定了我們的價值觀、利益觀;儒家講求的博愛、厚生、公平、文明等,更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由於儒家入世的思想更符合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追求,所以現在,相比道家和法家,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體現儒家思想的事和物。道家主張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等,教導我們要善待自然、順應自然,與此相對應的現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除此之外,道家還提出不追名逐利、要絕聖棄智,然而如今只有部分人可以真正做到,他們灑脫自由,視名利錢財如糞土,這在今天物慾橫流的社會是多么的難得啊!法家提倡的富國強兵、依法治國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但法家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它強調依法治國,以刑去刑,忽視道德等,但儘管如此,法家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將各種傳統思想當作食物的話,那么儒家思想則是米麵類的主食,頓頓都不能缺;道家思想則是蔬菜類的副食,雖難以充飢,但卻極富營養;法家是油鹽醬醋類的調味品,看似用量很少,卻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只有將它們都結合起來,才能稱作是一道佳肴,才能使中國體格健壯。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批判中繼承並弘揚傳統文化;對於現代文明我們則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學習並發展先進科學技術。我們都是一棵棵正茁壯成長的樹苗,雖然未來通向廣闊的藍天,但應時刻記住我們腳下的是中國,我們的根在中國,即便現代科技再發達,也要明白真正孕育我們的是傳統。無論身在何處,都要銘記:我們是中國人,並為此自豪!

8.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包一中 高二(1)班 郭佳榮文化是祖先千百年來思想的沉澱,世世代代人文成就的匯集,因此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文化特徵和時代特徵。它記錄著歷史的興衰迭起,反映著傳統對思想的深厚影響,發揮著承古傳今的重要作用!對於傳統文化,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研究它所展現的歷史風貌中,而是該更多的發掘它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提及傳統文化,就不得不讚頌孔子對此的卓越貢獻,他是學術界的翹楚,更是人們思想的先驅。其思想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而又極為理智的入世思想。集中了穩定社會、建立秩序的“禮”,完善社會成員自我人格的“仁”。孔子不僅涉獵於“為民”品質道德,對於“為政”似乎也頗有見解。在孔子思想里,“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將道德與為政相融合,使人們對於為官之正有了界定,當代人們仍然將為政以德作為清廉與否的評判標準。儒家文化首先追求的是人類社會的穩定、有序、和諧與進步。為了實現理想社會,中國儒家文化要求社會成員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為已任”的胸懷。這與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不謀而合,在這種文化模式的薰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的工作,可以說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儒讓我們奉行仁禮道德。而中國文化的核心範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價值理想就是聞道,不光儒家,道家也反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人們同樣秉承至今。正如道德經中所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認為道是自然形成於萬物之前,自然界物質生長都具有順應自然的特性,因此道就無所不在,道存在的現象就是和諧。不追名逐利,苛求富貴利益,能安於現狀共同富裕的和諧之景不正是現代社會所執著的追求嗎?同時人們意識到了自然的力量,終於懂得“疏水須引水”的道理,萬物皆有道,一味的改造堵塞只會自取滅亡,道傳授我們變通。社會是一個擁有極其複雜內涵的定義,又因其擁有不同組成成分而多變。一個社會的運作需要人力和各個行業的帶動,而治人則需執法,法家便在秦始皇吞併六國的動盪時期誕生了。有法則有規矩秩序,法制是對非善良人性的限制,身處人人交往的社會,沒有法制來限制人慾,我們又怎么在芸芸眾生中超凡脫俗?如今強調的法治社會,更突出了法的重要意義。法指引我們正確的相處。由現代社會縱觀歷史,古人的智慧令我們拜服,先輩們對於人性人理人為的探求剖析,為現代社會要求的基本輪廓添了一筆重彩。是我們擁有更豐富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