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吝嗇你的溫柔

請不要吝嗇你的溫柔

高二(3)班 易懷秀

每年的《感動中國》都如期播映,每次都會讓我們心起波瀾。世界是美好的,是令人動容的,為何不與這世界溫柔相處?所謂溫柔,那是一種溫婉美好的態度。即使社會像開足了馬力的列車,我們也要做一名儒雅溫柔的乘客。不能因為列車全速賓士,我們就異常激進,超過我們自身的限速,最終弄得人仰馬翻。前段時間震驚全國的復旦大學投毒案,至今餘波未了,甚至將之前的北京大學朱令遭鉈毒致殘案又拋出水面。令人痛心的高校安全事件接連發生的悲劇事實,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省與追問:到底是什麼讓投毒者如此冷漠生命??也許有教育體制,學校教育等因素,但是我覺得,但凡惡劣的人為傷害事件的發生,多數是施暴者自身心靈殘缺,內心冷漠,只活在自己的“圍城”中, 冷酷的與世界對立。 也許,這樣的觀點是殘酷的,但是。這也是真實的。反思現實,又不禁追憶我們的先輩。在春秋時期,不論是史書上的記載還是小說野史上的記敘,給我們留下古時候的讀書人的一種溫文爾雅的印象。孔子的儒家學說曾一度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可見,在那個時候起,人們都在營造溫柔的世界,也倡導與世界溫柔地相處。“仁”居於五德之首,也就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了。而現如今,人身傷害事件頻頻發生,難道是我們不如古人了嗎?誠然,如此極端的惡性事件雖是個例 ,但其折射出社會的某些冷漠,仍叫人痛心疾首。這世界上的每一株草,每一隻昆蟲都為營造美好世界做出了貢獻,而我們人類作為高等動物,作為物質世界的最大消費者,就算無力為世界做出多大的貢獻,也應與她溫柔地相處,畢竟我們都活在這個世界上,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構成美好世界的孩子,倘若我們的才能有限,無法像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為世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那么微笑的表情,和樂的心態,善意的幫助,都是我們平凡人回報母親的方式。今天,陽光正好,請不要吝嗇你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