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青春暢想

中國夢 青春暢想

東邊的路口坐著一個人。他佝僂著腰,低著頭。他滿身是沾滿泥濘的毛髮。他看上去已經很老了,他一動不動,好像是死了。

他是誰?屋子裡的人漸漸聚集了起來。

有人說,他曾是一位詩人。一支筆,兩盞酒,三行詩,千滴淚,萬種柔情。他曾獨自倚樓望月,數過盡千帆。他曾表達出尋常大眾對生活的熱愛,也曾表露出對山水的讚嘆,他用文字展現過浩繁盛世的恢宏。他以一種最古老的語言,最複雜的文字,最簡潔的方式表達出了最真摯的情感,他用這種方式記錄著每一個朝代的興衰變幻。但是如今的他已經失去了這種炙熱的情感,他在為自己落後的文化而發愁,他沉浸在過去輝煌的文學藝術之中。

天空下起了小雨。

有人說,他曾是個紡絲工。唧唧復唧唧,他曾在無數個日夜裡辛勤的紡紗,他曾以最原始的工具,最樸素的方式紡出過最華麗的綢緞,他曾讓這種最自然的材料所紡出的絲綢伴著駝鈴流傳到遠方,將一條荒蕪的路變成了富饒而盛名已久的絲綢之路。但是如今他做工的機杼早已老朽腐壞,他在為自己落後的科技而發愁,她幻想著這條風沙掩埋的道路可以重新煥發生機,變得和以前一樣繁華。

雨漸漸開始變大了。

接著,又有人說,他是一個制陶者。細雨飄,清風搖,是誰在那燒窯邊經千年的等候,傾注了一生的汗水,才燒出了那樣的素白玉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玄青色的雕文,玄青色的牡丹,玄青色的陶瓷展現出了他曾有過的氤氳之氣。青花瓷如同它的名字,是他汗水的結晶,也曾是他智慧的象徵,但是如今的他再也雕不出那樣的刻花,,他在為自己落後的經濟而擔憂,他只奢望自己不要一碰就碎,能多一些剛強。

雨越下越大。

還有人說,他曾是個畫家。他曾經所畫的牡丹圖,依舊馨香,他曾經所畫的仕女圖,仍舊是那樣的深情款款。墨色的的天空,墨色的景物,墨色的世界,墨色所勾勒出的萬物,卻不染一絲塵埃。墨色,五千年積澱下來的顏色所描繪的無華的世界,卻有一種不容被塵染的神韻。但是如今的他卻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筆墨,他在為自己筆尖失去的靈性而惆悵,他沉醉在過去的安靜無爭中,許久都不曾醒過來。

雨越來越小了,但還在洗刷著這個世界。

屋子裡的人不想調侃著。

終於,雨停了。屋子了的人笑著走了出去,去迎接雨後的世界。

人們走到東邊的路口,想要看一看他是否還活著。

人們看到了。大雨洗去了老者身上的塵埃。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青年。

青年修剪過了自己的頭髮鬍子,穿著嶄新的衣服。年輕高大英俊的年輕人站在石頭上,面向大家,用洪亮的聲音沉穩地說:“我沉默,不是因為文化落後,我的文化源遠流長,它在新時代里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傳遞著、書寫著,並且更為博大精深;我沉默,不是因為科技落後,我擁有的是五千年的智慧,是我所創造的技術改變了西方的面貌,而今我的技術、智慧正以一種更為獨特的方式發展著、壯大著;我沉默,不是因為經濟落後,我的經濟水平在千萬子孫的攜手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我沉默,更不是因為靈魂的迷失,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魂早已深深地融於血液中、骨髓中,與我的生命同在;我沉默因為我病了,我曾得了一場病,我在東邊久久不能再站起來,但是如今我的病好了,他們帶來的這場雨讓我復甦了;我沉默,因為我在思索、我在等待,思考著五千年後的未來,等待著新時代的開端。

“古老的文字依舊在黃河兩岸繁榮。絲綢之路雖然不在了,但更多的交通卻在黃土地上延展著。我以青花瓷命名自己,因為我會我和青花一樣,永遠的綻放著。我的靈魂和精神會成為每一個炎黃子孫前進的動力。我要你們用雙眼見證,今天我站在這裡,過不了多久我便會站在世界之巔。”

你是什麼人?

“我是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的積澱,我是五千年的民族精神的傳承,我是驍勇善戰的炎黃子孫的後代。我的血液如奔騰的黃河水,激情澎湃,我的每一處肌膚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感受這新時代,我的骨子裡涌動著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我是龍的傳人,是東方的黃土地的主人,是黃河水所養育的對未來無比渴望的人!”

有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的名字叫中國!”

人們看見這個健壯的青年抬頭挺胸的站在東方的巨石上。他的嘴角微微上揚。

指導老師:宋老師

高二(3)班

馮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