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成功之路——《水面之下》讀後感

通往成功之路——《水面之下》讀後感

10(1)吳麗

讀完《水面之下》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菲爾普斯說的那一句話“我需要目標,就好像汽車需要加油一樣,我迫不及待的要打破世界紀錄,向世界證明:‘我來了’。向自己證明,‘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1985年6月30日,菲爾普斯誕生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郊外的一個小鎮。菲爾普斯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他7歲時父母離異。爸爸福萊恩德是一名警察,媽媽黛比是一位國小教師。小時候因體型特殊被自家的小狗當玩具耍,因為大耳朵、長手臂和口吃常被同學們嘲笑。他還患有多動症,並經歷過一段痛苦的藥物治療。他第一次游泳時害怕入水,可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直到41天內7破世界記錄,直到北京奧運會的8枚金牌。

從這本書中,從菲爾普斯小時的遭遇到他的成功歷程中,我感悟到了很多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想要成功必須具備的精神。任何人的成長都有代價,任何天才的成長也都絕非完美無瑕一帆風順。對菲爾普斯,人們或許只知道他拿金牌破記錄的事,然而菲爾普斯的成功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菲爾普斯的童年和水無關,他被同學反覆嘲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後來,菲爾普斯又被診斷出患了注意力缺陷多動症,老師也不喜歡他,斷言他以後做不好任何事情。直到他發現了水,這種孤獨的狀態才得以慢慢改善。此後,他就成了一天到晚游泳的魚,一年365天,他每天都在泳池裡。XX年雅典奧運會,XX年北京奧運會,他在泳池裡創造了一個世界。菲爾普斯是善良的、真誠的,他幾次向全世界的人們道歉和懺悔,並提醒人們以他為戒。菲爾普斯,他從一個平凡的人走向世界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質。

“或許你很累,或許你很脆弱,累的時候你想要放棄了嗎?問問你的心,找出那內在的力量。”菲爾普斯在一次比賽之前一直在聽的一首歌中他始終記著的一句歌詞,是的,或許在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收穫時,我們都會覺得很累,我們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心裡都很脆弱,都想要放棄,可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堅強,再堅持一下下,我們心底渴望成功的力量定會把我們載向勝利的彼岸。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不是你站在哪裡,而是你走向哪裡。——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這句話是菲爾普斯很喜歡的一句話。在他的意識中: 遇到挫折,該做的不是光動嘴,而是用實際行動戰勝困難,擊敗對手。是的,沒有人應該去幫你,你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的向前走,你的目標、你的方向,才是你應該去做的,才是你應該重視的。在菲爾普斯的眼中,重新振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承認自己已經振作起來開始,生命中的一些事件,其意義大小往往僅僅取決於你的重視程度。而那些所謂的英雄應該是那些能用勇氣和奉獻精神激勵他人的人。而他的英雄就是他親愛的媽媽,其實,我們的天下的媽媽都一樣,我們的媽媽亦是如此,我們也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媽媽。

“我喜歡在我最強的項目上有人能夠追趕我,因為我喜歡挑戰,我每次參加比賽都是為了挑戰。”而對於他自己,他不管面臨什麼樣的挑戰,都能以平常心對待。可以說,他選擇游泳後的每一天都是在挑戰,挑戰他自己、挑戰世界記錄、挑戰所有有挑戰性的泳姿。他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向美國、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展示了游泳的魅力。也向我們展示出了成功需要挑戰。,

菲爾普斯認為:獎牌真的是只有在你最初考慮如何去獲取它們的時候才重要。我們不必太在意結果,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只要我們覺得對得起自己,做到了問心無愧,結果並不是很更要,在追逐的過程中收穫的東西或許才是我們最需要,或許才是最終要的。然而很多時候當我們努力的去考慮如何獲取後,結果也往往是不錯的。

總之,一個人,如果他想要成功,想要得到世界的認可,他就必須要確立自己的目標,然後去積極的迎接挑戰,以平常心面對挑戰,更重要的是還應該學會感恩,學會感謝我們身邊一直關心支持我們的親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