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

我興味盎然地合上《明朝那些事兒》,金戈鐵馬,權謀詭計,風雲際會,鬥智鬥勇,奮起反抗,忍辱負重的一幕幕都在我腦海中重現。

方孝孺,他或許並不是一個聰明人,他甚至只是一個書呆子,他的一生未經兵戈戰亂,但在朱棣大軍壓境之下,仍然臨危不懼,忠肝義膽、錚錚傲骨,天地可鑑。最後雖被朱棣凌遲處死,殺滅十族,他這一支再無後裔,但他卻依然憑藉忠誠二字而青史留名。朱元璋昔日對朱允文所說的話畢竟實現了一半,實現了最不可能實現的一半,“他一定會為你盡忠到底。”方孝孺做到了,他有忠心如此,何懼千刀萬剮,粉身碎骨。

于謙,當也先的鐵蹄直指京城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擔負起保衛京城的重任,從那一天開始,他已經沒有了退路,他不能疏忽,也不敢疏忽,半壁江山的命運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在這一場景泰年間的巔峰賭博中,也先輸得起,可他卻輸不起,但是他卻默默地承擔起了這個千鈞的重擔。當也先在京城下耀武揚威時,他用他瘦弱的身軀擊潰了這個不可一世的也先。他的心裡有保家衛國的信念,有對大明的無限的忠誠,他為大明所付出了一切,儘管他死於非命,卻用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挽救了大明的未來。

楊慎,大明三大才子之首,他飽讀詩書、學究天人,在父親楊廷和自動離去之後,怨憤沖天的他帶領百官鬧出了明史最大規模的罷工。失敗之後,他被發往雲南,卻一直不理解父親的主動退出,但當他親眼見到父親叱吒風雲一輩子之後,也逃不過入土為安的命運,他在那一剎那之間幡然醒悟,人的一生,縱然何等的風光無限、權傾天下、不可一世;何等的家財萬貫、揮金如土、一擲千金,卻也終究躲不過這一抔黃土的宿命。從此他再不涉足官場,遊歷雲貴川三地,吟詩作對,潛心著書,終得以善終,著作等身、名揚天下。他的才學冠絕當代,映照千秋,古今讀書之人,鮮有人與他仿佛。

胡宗憲,一個聰明人,他明白,在黑暗的嘉靖朝,不投靠嚴嵩就沒有出路,自己的抗倭大計、平生抱負也將毀於一旦,東南數省生靈塗炭。為了東南黎民蒼生的安危,他捨棄自己的清高、名譽,換來東南總督的高位,他臨危受命,與徐渭二人縝密策劃,兵不血刃誘擒汪直,計殺徐海,瓦解了倭寇的主力,另一方面,他又提拔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徹底掃清倭亂。他是堪與于謙相提並論的社稷大臣。他保住了大明的東南江山,是當之無愧的抗倭第一功臣,但是他優點與缺點一樣眾多,最終落得個揮刀自刎,身首異處的淒涼下場。是這些缺點將他一步步地拖向死亡的深淵,自殺之前,曾留下兩句詩句“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在所有的鋒芒展露之後,必定會是滅亡的前兆。明史忠實地記錄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忠心愛國,精通兵法,聰明絕頂和趨炎附勢,巴結諂媚,貪得無厭。

徐階,一生坎坷多舛,他作為六位蓋世英才中的一員,出現在嘉靖朝這個鬥爭火焰異常熾烈的年代,他深通心學奧秘,儘管被迫低聲下氣,卻無時無刻不在奮力地掙脫黑暗,走向光明。他忍氣吞聲十餘年,終於發動了致命的一擊,徹底擊潰了嚴黨,完成了驚天逆轉。嚴嵩覆滅的一刻,他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很多的人:夏言,古板嚴肅,一絲不苟卻大公無私,寬以待人的老頭,終生不肯沾染一點污濁的好人;沈煉,小小的錦衣衛經歷,嫉惡如仇、仗義執言,一個雖然官職卑微,卻敢於追尋光明的人;楊繼盛,一名普通的進士,沒有蓋世的才華,卻甘冒奇險,死劾嚴嵩,而是為社稷不忿,為蒼生不忿,為被嚴嵩所冤殺的人不忿。而他們的下場都是一樣的:死亡。但他們沒有懼怕,他們相信,這是黎明前的最後黑暗,他們的死亡,必定能夠打開嚴嵩毀滅的大門。現在,徐階做到了,儘管他也貪污受賄,玩弄權術,但他為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一位優秀的內閣首輔,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一個能臣,一個好人。

還有很多,王守仁、張居正、高拱、楊廷和、李東陽、楊一清、姚廣孝……

他們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而這許許多多的故事和那些許許多多的有名無名之人又共同串成了這二百多年的明朝歲月,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留給我們的,只有這些發黃髮卷的史冊和沉默不言的歷史,伴隨著人們一代代的成長,亘古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