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高二、九  陳永芳  人要自己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模仿別人,只會迷失自我。正如材料中的烏鴉,一味地模仿老鷹,卻忘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別人再好也是別人,自己再差也是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展露自己的本性,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是不能盲從。 或許我們欣賞的事物有很多,但並不是每一件都適合我們學習。青少年吸菸就是盲從。許多青少年看見別人吸菸覺得很酷,於是悄悄地吸,從此以後,就與校規為敵,與健康作對。但他們想過,這樣做真的好嗎?事實是,吸菸,給他們的身體、學習、精神上都帶來更多的傷害。這樣的盲從只會讓我們喪失了自己原本純潔的本性,與自己事先的意願相背。所以,做最好的自己,應先避免盲從。不盲從了,才會讓自己的世界充滿陽光,讓生活更加美好。做最好的自己,我們還應了解自身的情況,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活出個性。岳飛活出了豪邁者的氣魂,李白活出了自信者的不羈,柳永活出了婉約者的柔情——他們各有各的色彩與亮點。若我們是材料中的老鷹,那我們就應活出俯衝雲霄,敏捷快速的姿態;若我們是一隻烏鴉,就應有枝頭鳴叫,哀婉悽美的氣息;若我們是水中的游魚,那就不能妄想高空飛翔沙灘漫步,但我們可以水中暢遊,海底徜徉。所以,人生百態,形形色色,學不了別人,便做最好和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還應該認清環境,迷途知返。魯迅活出了最好的自己。在認清醫術不能救人靈魂之後,他棄醫從文,將新思想用文字的方式輸入人們的心靈,拯救了無數愚昧的靈魂。他的人生路上,沒有盲從,他活出了最好的自己,皆因,認清了環境,他的活法隨境而變。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紛擾。面對這些紛擾,我們更要活出最好的自己。我們需要常常扣問自己:做一件事前應想一想,我是否了解了自己的優點與不足?遭遇失敗敗時應想一想,我是否認清了環境?向人取經前應想一想,我是否盲從了別人?如此這般,方能做出最好的自己。人生如畫圖,筆在自己手中。做最好的自己,不盲從,不糊塗,善反思,你的人生圖畫,將會別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