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鄉的高二作文700字

故鄉是一個充滿美好的地方,也是充滿回憶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寫故鄉的高二作文7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夢中還是那樣的故鄉

“夢中每迷還鄉路,愈知晚途念桑梓”孫犁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詩以表懷鄉之情,杜甫也曾寫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而李白則用“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以抒發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可見,故鄉牽扯著多少遊子的心,有著多少的遊子對其深深的思念。韓少功說過“一個沒有故鄉的人,他的身後一無所有”。畢竟故鄉看著我們成長,寫著我們的故事。我們曾經在這裡哭過,笑過,我們是風箏,故鄉是那根連著的線,永不分離。

我無數次夢到自己的故鄉,倒也不是相隔甚遠,而是回去的次數少之又少。外婆離去後,我似乎就沒有什麼理由再回去,然而現在的故鄉越來越陌生,她改變的太多太多。也許是種進步,但卻摧毀了它最初的模樣。況且那裡已經沒有我的親人,一些老人倒是認識,但卻沒有什麼話可說。村裡的小孩子也越來越少了,青年人則在外地打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高速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

我從小就在這裡,雖然中間或許有些變遷,但卻不影響我對她的感情。畢竟出生的故土總是格外地讓人留戀。腳下的石子路我已經走過許多遍。奔跑過,走過,跌倒過,再爬起來,現在卻已經是平坦的水泥路。前邊的河,是我們游泳嬉戲的夏日避暑地,水花四濺,張揚放肆的童年,卻隨著河乾涸了。樹林蟬鳴依舊,仍然是夏的燥熱,卻沒有了從前相伴的人。他們都去了哪裡?我不知道,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見。昔日耍鬧的場景如夢般在眼前浮現,零零散散的記憶拼成了那個午後,可惜那些只能在過去重演,在夢裡再次遇見。我的心,莫名的悲哀。

故鄉漸漸遠去了,我還是念著她,牽掛著她。長風吹曠野,短雨打芭蕉,無鄉之人無情可系,無根可尋。我怕終有一天我也會無情可系,無根可尋。也許只有在夢裡,可能奢望還是原來的故鄉,還是最初的故事,最初的背景。

故鄉小路

當我再一次站在故鄉的那條小路上,它已經不是那條窄窄的、坑坑窪窪的、碎石橫陳的小路。路,加寬了,也加長了;而我,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充滿稚氣、走在上面都會摔倒的頑皮小孩。畢竟,我們都在成長……

奶奶告訴我小時侯我在小路上學步的情形:一搖一擺的,站立不穩,又急著想早點學會,不小心踩到了一顆小石子,摔倒了,我“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正當我感覺無助的時候,奶奶三步並作兩步跑了過來,輕柔的扶起我,然後很用力的跺地面,一邊跺著,一邊解氣似的數落著:“我再叫你摔我的寶寶,我再叫你摔我的寶寶。”我也會用肉嘟嘟的小手狠狠在地上拍,仿佛那樣就出了氣,心裡頓覺舒坦許多。就這樣,慢慢的,我學會了走路。

小時候的我很頑皮,好象是六七歲吧。初夏時節,我一個人偷偷溜出了家門,沿著小路,一路捉蟬戲蝶,捕蟲弄草,好不快活。小路一直向前延伸著,總也走不到盡頭,半路總會又岔出條路,漸漸的我感覺很累,便躺在路邊的樹陰下迷迷糊糊睡過去了。朦朧中記得,是一位鄰村的一位叔叔問了我父親的名字,把我送回家的。回去之後,家裡人很擔心的問著什麼,那次我在家裡躺了兩天。後來好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再去過那條小路。從那次以後,我知道了路是沒有盡頭的,但我想走到小路另一端的願望卻更加強烈了……

父親帶我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只記得那裡有大海,海面寬闊,一眼望不到盡頭;有仰起頭也看不到頂的高樓;還有很寬很黑的柏油路

我問父親,為什麼我們的路沒有那么寬,那么黑呢?父親說,它還太小,不過,它總會長大的。從此,我心裡便有了兩種路……

後來,我做夢了,夢見我長得很高很高,站在故鄉黑黑的、寬寬的路上……

我在一天天長大,小路也是,雖然它現在還沒有那么寬,那么黑;但我相信它會的,我也會。

故鄉情結

英俊的小伙子似的伸出雙手把它緊緊擁入懷中。這裡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其永和的天然松樹林下,絲絲泉水涌流,哺育著一方方勞苦大眾,更有出名的泰和春酒為之添光,也多了些許神秘的色彩。我的童年、少年,有許多時光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自從國中畢業,我便離開了我故鄉。因此,腦海里時常會有些記憶。這就是我的故鄉,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當腳踏過並不崎嶇也並不平坦的路時,厚厚的黃土地與滾滾綠浪迷惘了我的眼。沿著路邊被塵埃迷遮住了本色的野草緩緩而行,母親催促著我的步伐,又指點著莊稼的長勢,幾分自豪,幾分感慨,幾分嘲弄。一輛滿載糧食的三輪車急急馳過,在一片滾滾煙塵的追隨中消失了。混濁的空氣中,傳來向日葵地里採花姑娘們的笑語,帶著一些濕潤的生氣。路一旁渠里長滿浮萍的水似乎對這一切都沒意見,只是冷漠的輕輕地把雜草盪開,盪回……

故鄉唯一的景致大致就是那古老的果園與天然松樹林。遺憾的是,我無法進入。印象中唯一的一次相見便猶如返古。樹林下雜草叢生,土地上長滿了蘆葦與馬尾草。蒼色的樹幹,一頭栽進黃土,一頭昂向青天。林間樹下,青苔漫布,風塵罩面。百年不曾湮滅的瀟瀟風雨使這史樹愈加高大。但樹無言,葉無言,迷惘的目光定格在威風凜凜的迎客松上,盡情咀嚼著千古不變的歷史、傳說與歌謠,榮辱興衰,何以為證?那房屋已門壁斑駁,如古樸的塤發出的那悠遠而深邃的咽聲,似對神靈的膜拜,遠古的追思,都灑滿了古老的神秘。一道圍牆,兩扇鐵門,猶一道古今之間的防線,鎖住了往日祖先們所有的爭端與尊嚴,不設防的日子裡,孩童們都爬上高高的圍牆上,祖先的脊樑支撐著我們登高望遠……

秋,將至。

夜幕降臨,四處燈火通明,沒有了童年的黑暗,也帶走了那時的歡笑。往日的溫情和喧譁已被今天的冷漠和寂靜代替。人們,都在展示自己和封閉自己。高高的迎客松下,沒有人再來乘涼,它只好靜立在風中,默默無聞,又是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