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4篇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就有這樣的美德。不信,就聽我說幾件吧。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歡迎閱讀。

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一

陽曆年剛過完,父母親就開始在遠方殷殷期盼著子女回家過年,子女們也背著許許多多激動人心的喜事盛事,回到那熟悉的祖居圍在父母的身旁,在欣賞著中央電視台的迎春晚會時,在吃著除夕餃子的新年夜裡,我們盡情地享受這份久違的濃濃親情。

屈指可數的有限幾天假日裡,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給不常陪伴在身邊的父母多儘儘孝心。孝心是什麼?孝心孝心出於心,所謂“百善孝為首,論心不論事,論事無孝子”。我們不敢苛求“郭巨埋兒”、“臥冰求魚”等孝感天地的孝心,一聲輕聲的問候,一句祝福的話語,甚至一個關切的眼神等等,或許就能成為父母心頭永遠溫馨的回憶。

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是我們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教我們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當我們還不會穿衣服的時候,是父母教我們繫鞋帶,扣口子,穿衣服;當我們還不會照顧自己時,是父母幫我們梳頭髮,擦鼻涕,這些雖然是很小的事,但這些點點滴滴,我們有懷念過么?當我們的父母老的想問題想不起來的時候,我們能給父母一點時間考慮么?當我們的父母說話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我們能讓父母歇會再說么?這些也許我們都忘了,極可能忘得一乾二盡,對么?現在我們的父母也老了,也常常忘記了扣口子,繫鞋帶,甚至吃飯時還會弄髒衣服,就連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這時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我們要有耐心,多點溫柔,別催他們,讓他們慢慢地來,我想這時父母的心裡一定有股暖流在涌動!

當我們的孩子在練習了好多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當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牽扶下,在我們的心痛中摔到又爬起來時,終於學會了走路時;當我們每天要絞盡腦汁,去回答孩子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那么多的“為什麼?”時;當我們要重複又重複講著老掉牙的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如今,我們的父母老了,腿腳也不利索了,走路可能都站不穩,甚至走不動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不也是這樣耐心地對我們的么?我們有去回憶過這些兒時的細節么?不管我們有還是沒有,我們現在就應多陪我們的父母閒話家常,我們能經常緊緊的握著他們的手,就象他們當年陪著我們一樣陪著他們,帶著他們一步一步地走過晚年!

現在,多數年輕人都沒日沒夜地忙著自己的工作。雖然有孝心,卻很少有時間陪伴父母。總想等把錢掙得再多一點,房子再大一點,職位再高一點,再來老人身邊盡孝,再讓老人享享清福。可是,等條件好些時,常常已經晚了。

經常看見有長長的送葬隊伍從單位門前經過,有軍樂隊、鑼鼓隊伴奏,有無數的鮮花和供品,場面令人感到隆重非凡,親人們是哭哭啼啼,可聽起來多的是後悔之語,什麼願望未幫逝者實現,什麼後悔平時沒好好侍侯老人等等,每當這時候,我心裡老是揣測,是不是非要等到當失去時才去後悔,才想起沒有珍惜?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還有這樣幾句歌謠:“兒子一日長一日,爹媽一年老一年。勸人及時把孝盡,兄弟雖多不可攀。若待父母去世後,想著盡孝難上難。縱有豬羊靈前祭,爹媽何曾到嘴邊。不如活著吃一口,粗茶淡飯也香甜。”說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與其死後哭斷肝腸,後悔曾經的許諾未曾兌現,不如生前善待老人,從些許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就做起,老人不求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兒女們能平平安安。

我們在父母的笑聲中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能在父母的笑容中看著父母合上雙眼,毫無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么?為了避免我們在許多年後的某個夜深人靜之時,我們不會因想念我們的父母而後悔,而遺憾。我們現在就多抽點時間陪陪父母吧,儘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心愿,為他們做點事,對他們好一點!

孝敬父母,讓我們現在行動就起來吧!

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二

孝!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反覆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現在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後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著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麼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有的還是網咖里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後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著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溫暖。我們應該盡我們的能力,為他們盡孝!

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三

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因素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經給父母增添了一種負擔,然而,父母對我們是無私的、慷慨的,他們毫無怨言地撫養我們,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會努力做到最好。小時候,我們把這當成天經地義,因為我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們長大了,是否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呢?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速食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父母是我們人生的導師,我們孝敬父母的同時,也應懂得去與父母交流,假若我們不善於去與父母交流,父母會總把我們當作小孩兒去對待,不放心讓我們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如果我們經常性的與父母交流自己的生活體會,學習經驗,同時也聽聽父母工作、生活中的煩惱,發表我們對一些事的看法,我們將會在這種交談中增長見識,擴充經驗,父母也會看到我們的成熟,理解我們的想法,也愈加溫暖了。

高中關於孝順父母作文四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長大並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然而,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等到兒女們事業有成,給父母買豪宅、買汽車才算孝敬嗎?不,不要等,孝敬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偏遠山村里,有一個窮苦的三口之家,父親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離不開母親的照顧,家裡就靠兒子為別人放羊維持生存。兒子到了10歲還一個字不識,他想上學。母親決定拿出全家積蓄“供給”他,孩子臨走時跪著對父母發誓,他一定學成才,將來報答父母。於是,他走出了大山。他幾十年勤奮刻苦,時刻牢記要報答父母,憑驚人的毅力出色完成學業,並且在科研方面取得傑出成果。

當他自感有能力報答父母時,他的父母早因貧窮而雙雙去世。跪在父母的墳前,苦澀悔恨的淚湧出眼眶……他全懂了,但太晚了。

後來,有記者採訪他時,問他對當初的選擇是否後悔,“我十分後悔。”他說。“為什麼?您如果當初不上學,今天您可能還在放羊呢!”記者問。“因為我沒有做到人最基本的事——孝敬父母,後來的一切都是以犧牲父母為代價的。”

這位科學家把孝敬父母推遲到他事業有成之後,結果怎樣呢?多么可惜呀!顯然,他不是不想孝敬父母,而總是感覺機會沒有成熟。正是這種等待,給他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讓我們從中吸取教訓,孝敬父母不是一個多么遠大的目標,萬萬不要只在心裡盤算將來如何盡孝,而眼前可以為父母做的事卻不做,將來不一定有機會啊!人世間沒有後悔藥,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孝敬父母。

“香九齡,能溫席。”九歲的小黃香就能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被窩,這並不是為父母做了一件多么大的事,卻被人們傳頌至今。這就是孝敬父母,只要我們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盡孝。

想想看,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在家裡多幫父母做家務,多陪父母談心,讓父母在家裡多放鬆一些;在學校努力學習,把好成績帶給父母,讓他們看到自己為孩子付出心血的回報。這些難道不都是孝敬嗎?這些很難做到嗎?這些難道現在不就可以去做嗎?

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從點滴做起吧!孝敬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