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描述寒冷的冬天日記:冬天的大雪

高一描述寒冷的冬天日記:冬天的大雪

小的時候還在農村度過的,那裡每年的冬天都是一場滿滿的大雪,然後只等著你起床在上面盡情的書畫你的所想所思。

那是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曾是記憶力最美的場景,每次下完後,整個鄉村都會變得白茫茫起來,本來還裊裊生煙的地方瞬間變成了詩人口中吟唱的詩來:“空山新雪,飛鳥絕跡,天地間一片純白”,冬天覆蓋起了農田,把道路也深深的埋了起來,所以這個時候農活就成了擺設,還記得這個時候本預備著要幹活的父輩們總是撂下自己的擔子,走家串戶起來,每家都會準備一個煤爐或者柴火爐等待著人們的拜訪。

當拜訪的人來到一方家裡的時候,人們都會熱情的拿出準備過年的橘子、瓜子……然後一場熱熱鬧鬧的聊天就開始了,伴隨著一聲聲的嗑瓜子聲,人們從天文地理談到鄉里的瑣事,一天就這么結束,最後揚長而去,主人也不惱,心滿意足的收拾起屋子來。

其實那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我也覺得開心。我從屋子裡偶爾望出去,遠山如黛,漫天大雪。後來,長大後,我知道那叫鄰里鄉情,那叫鄉土鄉親。

國中時,老師讓寫雪為主題的作文,在我們同學都在誇獎雪的潔白的時候,為標新立異,我在作文寫雪是骯髒的,因為雪的後面是污垢和垃圾。不出意外老師誇獎我耳目一新,我也得意洋洋。但是,我知道,我是喜歡雪的。因為兒時那些畫面,始終縈繞。

後來去南方一個城市讀書,大部分冬天都在那裡度過,那個城市說不上四季如春,但冬天很少下雪。天空陰沉數日,偶爾下幾個“鹽粒子”,我看著身邊一幫南方同學興奮的歡呼雀躍,我覺得他們真可憐,都沒有怎么見真正的大雪。

好在,每一年的寒假,我都像候鳥一樣,回到老家,每年春節前後,總是能看到皚皚的白雪。只是下雪的時候多了一份寂寥,因為村裡的人大部分都打工去了,剩下的人好像也都很忙,或許都在忙著生計和賺錢吧。憋爐氣好像也越來越少了,都用煤氣,用電了,家庭好的,已經用空調了。兒時那些有濃煙和憋爐氣的畫面已經很少見了,好在,窗外還有大學,還在覆蓋這山村。現代文明給大家帶來了便利,也在吞噬一些東西,我們都無法左右。

最近幾年,仿佛下雪很奢侈了,每到下雪感覺整個城市都開心起來,雖然雪後給這個城市帶來無盡的不便,但面對下雪的欣喜,又有誰在乎這些不便呢?

冬天已尾聲,再有八天就快立春了吧,萬千人盼望的大雪終究還是沒有來。

或許,就是這幾天吧。我應該有一點耐心。我期待,在不久後的某一天,我推開窗,又一場幕天席地的雪,覆蓋這城市。

這篇高一描述寒冷的冬天日記,是一篇語言流暢、文辭優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