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的日記五篇

篇一

天空沒有痕跡,鳥兒卻已飛過。母愛如影隨形,不重樣的早餐就是一點佐證。從去年暑期開始記錄給兒子做的早餐,到今天已經是第241天了。

今早我做的是黑椒牛排意面配蔓越莓汁。兩隻熟透的番茄剝皮切丁,和兩隻蛋用橄欖清油咕嘟在一起,熬得失去彼此卻又親密無間,酸爽順滑,中和了黑椒牛排的重口。一杯至純無添加的蔓越莓汁,更讓口腔回歸清爽。早餐是誠實的味蕾對時光最初的記憶,吃一口回味一天,吃爽了,一天都能量滿滿。

今天,兒子沒去學校,模擬高考那兩天的作息時間,起床洗漱,揭開鋼琴的蓋子彈了兩首曲子,緊張和疲憊似乎被沖淡了一些。然後坐在桌前美美地享用NO.241號早餐。

兒子從小就喜歡畫畫,4歲時畫過一隻五彩斑斕的小烏龜,還上過一本兒童雜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用了好幾張紙連續不斷地畫了一根線條,問他,他說那是一根長長的麵條!十幾年的學上下來,他似乎已失卻了往日豐富的想像力,但不變的是依然喜歡麵條。他大舅他二舅全都是他舅,長板凳圓板凳全都是木頭,長線面椎管兒面也全都叫做面。

有人曾問我每天圍著鍋台轉煩不煩?煩,真的是有點煩。怎樣才能用同樣的食材表現出不同的口感,如何把不同的材料表達出無窮的創意?看似是對吃的迷戀,實則是想讓孩子領悟一個道理。在資訊發達的今天,老生常談的說教很難再走進孩子的心底,倒不如用一舉一動潤物細無聲地去影響他,打動他。

掐指一算,我做不重樣的早餐快做到250種了,每天早餐上桌,擺一擺,拍一拍,意不在炫技臭顯擺,而是想昭示給孩兒一種做事的態度:持之以恆,水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孩子能領悟到為娘的良苦用心。

餐檯上照例上演“光碟行動”,孩子又開始了備戰的一天。

當所有的早餐已變成曾經,孩子,我還有更多美食保你吃爽吃高興。

篇二

今天,我背著書包,和過去的一千多個早晨一樣進入校門。這是我在這個校園裡度過的最後一個周一。

聽到了久違的鈴聲,感覺真好。我從網上把各區的查缺補漏題分別調了出來,準備“大幹一場”。筆拿起來卻又遲遲落不下,我這才意識到,潛意識裡自己對高考還是有著一絲恐懼——我害怕會答錯一道不該錯的題,而也許這一道題就會讓我和自己日思夜想的大學無緣相見。我放下筆,認真地做了幾次深呼吸。高三一次心理講座帶給我的受益就是教會了我深呼吸:細細地用鼻子吸氣,停一秒;再用嘴慢慢呼出.......做個幾次,心態慢慢平靜了下來。

在教室里見到了不少同學,一瞬間竟仿佛隔世。從一模前後開始,同學們開始走向不同的路:提招走了一些,還有一些選擇了全托......班裡的人越來越少,如今能再次見到,心裡竟有種說不出的心酸,大家都不容易。坐在各自辦公桌前的老師們,被三三兩兩的同學圍在身邊,和往常的課間並無差別。一模二模的成績單還貼在樓道牆上,高考倒計時牌子上赫然顯示著“1”。

走過之前高一高二的教室,“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原來只有三年”《北京東路的日子》這首歌突然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高中入學軍訓時,基地里的大喇叭時常響著這首歌,高一合唱比賽也唱了這首歌,當時只覺得好聽,現在要離開這裡時,才真正品味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9號畢業典禮的小禮服到了,我脫下身上的校服和運動鞋,換上了精緻的禮服和高跟鞋,感覺自己已經在漸漸遠離學習多年的學校,向社會邁進;曾經那個讓我無比憧憬的遙遠世界,不知為什麼有點兒不似一開始那般期待了。

篇三

6月5日多雲轉陰

考生篇:高考不是任務而是選擇

離高考還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高考前這段“多愁善感”的日子,可以讓一個人成長很多——因為這時候接觸到的任何事情,都能在心裡盪起不小的波瀾,也都能鼓勵一個人去思考。

今天是高考前最後一次去五中,說是拿著問題去學校答疑,不如說是想再見見老師。上午從生物辦公室出來後,我又想起最後一節課生物老師的話:大學以後的學習,將是你安身立命之本。在高考前聽到這句話真的是百感交集,也給了我很多思考。老師沒有說高中,也沒有說高考,而是說了未來——這給了我一種延續之感,讓我又一次知道了高考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更高級的學習的開始。我認為,高考前花時間去思考這些事情,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讓自己能更清楚地認識到,後天那場考試究竟能帶來什麼,它的結果又有什麼意義。現在我覺得,那場考試會決定我今後所處的環境,會給我帶來更多的學習——高考便不是任務了,而是選擇。

下午的計畫相對寬鬆一些,沒有做整套卷子,而是看了看零碎的知識點。晚上我又獨自去後海遛彎,看見風在樹間踱步,聽見樹葉細語婆娑。儘管後海歌聲嘈雜,這自然的沙沙聲依然可以給人以寧靜。風把我推到石欄旁邊,讓我可以靜靜地端詳後海。就要高考了啊,我默默對自己說著——我很想去回憶高三這一年的點點滴滴,可是此刻心中卻一片空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我想好好體會此刻內心的寧靜,了卻不安,如果可以的話,把這份寧靜帶去考場。

現在的我,又坐在窗前寫日記。我突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世乒賽女單決賽,丁寧在二三局接連失利的情況下,用六十秒的暫停時間調整了自己,最後衛冕冠軍。如果放在以前,我只會對丁寧的球技讚不絕口,可是現在,我卻不斷地問自己:那六十秒,她經歷了什麼?我想,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會給予他一種非凡的力量,不論是比賽,還是考試,還是生活。

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對於我而言,每一天的心態都是不同的。現在的我,不求高考前能解決一道多么難的題,只願每天都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期待明天!

篇四

一樣的清晨,不一樣的心情。

因為下午有送考教師會,送完了孩子,就直接來到了辦公室。以前從沒有注意,辦公室的窗外有不一樣的鳥兒啁啾,忽緩忽急,忽近忽遠。就在剛才,一隻小鳥撞到了窗戶,很快就撲楞著翅膀飛走了。我沒有親見,只是被一個很大的聲響嚇了一跳,過程是同事言傳。然後,我就有了一個有趣的想像,那隻小鳥一定可愛至極,見這間屋子平日裡人滿為患,今天終於清靜,想過來一探究竟吧。

不知為什麼,我開始有些懷念了:懷念平時上課、判作業、備課,懷念學生預約掛號來面批大小作文,懷念他們排著長隊改錯帶給我的充實。的確,高三的生活很忙碌,我往往從七點開始上班,晚上六點半才能離校,回家吃完飯還要繼續備課,可能還有沒判完的篇子在等著我。一天下來,馬不停蹄。老公經常表示他的不理解,“一個小老師,你怎么比國家總理還忙?”國家總理咱當然比不了,但是自己的這個一畝三分地的確總是在管理中,不敢有絲毫懈怠。這兩日在家答疑,總感覺太過清閒。就比如現在,我一個人面對著手機,真的有些無措。在我的“1和7的語文群落”里,我只敢有選擇地發些文字;看到的好文章,也不敢鋪天蓋地地給他們。我不敢問他們現在的狀態,怕擾了他們的步調,亂了他們的方寸。我只有靜靜地等待,等待有人微我,把他們的疑惑發來。

還是有人會照顧我的語文“生意”的。可愛的小J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個很認真很認真的女孩子,寫字總是一絲不苟,做事喜歡有條不紊。她人很聰明,就是答不完題,寫不完作文。這半年來,她一直在和時間賽跑,可總還是差一點點。為了補足“這一點點”,她堅持每天寫一篇作文給我看。昨天,她用了四十分鐘寫了一篇600多字的作文發給我,然後我們用微信語音交流,看看哪裡值得肯定,哪裡可以修改,哪裡思路可以再打開。看著她默默地做著最後的努力,我很欣慰,甚至很欽佩她。記得高三最後一節課上,我說,希望他們都可以成為讓我敬佩的人。是的,當老師的,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閃亮的成績相比較,我覺得人品好,有理想,能堅持,有情懷,樂觀豁達更重要。

想到這裡,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等一會兒小J微我時,我會告訴她:其實,你已經贏了,高考又算得了什麼呢?

篇五

我的高考,每科都有小坎坷。我的文筆不夠精彩,亦如我的人。我告訴自己,要崇尚樸素美。於是,我選擇最樸素的日記體來平鋪直敘我的高考故事。

畢業典禮。也是在四中上學的最後一天。穿著禮服參加了畢業典禮。身邊的同學都和我穿著一樣。心情很激動。手上拿著校花硬塞過來的她發不出去的玫瑰。上台給老師獻花,還在台上抱了抱胖胖的年級組長。

去辦公室找小x(話說這是把我語法變強的超酷的英語老師),發現這個看著很冷的哥們無限深情地凝視著窗外,看著穿著正裝人模人樣的大家。頓時感到他的溫度。

一個人,最後一次打掃了教室——掃地、擦地、擦黑板、擦窗台……然後最後一次關了窗戶鎖了門,再也不用擔心因為忘記這些而被扣分。抱著一大摞班裡的破爛,向班主任老m辦公室走去。每件事都做得格外認真,只因為,這是最後一次。

老m對我說,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先別沉浸在離別的傷感中,好好高考才是正事。老m還說,不希望我來學校自習,怕我管班裡的事而影響了自己的複習。手裡東西很多,老m非要送我回家,被我謝絕。他滿懷感情地幫我背上書包。我體會到了這箇中年男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