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材料作文:誰都不是一座島嶼寫作指導及範文5篇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下面是英國17世紀玄學派詩人約翰·堂恩的一段話: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中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刷掉一塊土地,歐洲就會少一點;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定立意,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範圍。

【例文賞析】

愛的淚滴

“世界之大,任何人都是我的父母,任何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當千年前在西奈山那個寂靜的午後,年輕的耶穌為前來抓捕他的兵丁哭泣時,人性的淚滴在時空結點處閃耀著炫目的光芒,穿越生死震撼了整個世界。

我,你,他,我們,從此,對個體與全人類的思考,就從未停歇過。那愛的淚滴在漫漫歲月中浸潤了無數靈魂,遍灑大地。

堅持自己砍柴,生火、補靴子,一位貴為伯爵的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地幹著力所能及的農夫的粗活。托爾斯泰,這位傾其一生所有感知他的國家和人民的文學巨匠用他的手他的筆和他的心與他的人民共呼吸同命運。他親切地稱他的莊園農民為兄弟,他為買不起煤的百姓哭泣,他為素不相識的小女孩俯身補衣服,他一次又一次地與家人爭吵堅持要把田地分給他的農民兄弟。。。托翁睿智而悲憫的眼光,俯視著整個西伯利亞平原上苦難的民族,然後用他的愛和信仰寫成了千古流芳的巨作。這位俄羅斯人民的精神沙皇在日記中寫到:我是俄羅斯人民的一份子,我身上流淌著俄羅斯民族的血液。

英國,最豪華的別墅中,一個青年為報紙上的希臘起義所震驚,他顫抖地撫摸著平民被槍殺的圖片,留下了辛酸的淚滴。第二天,拜倫爵士變賣了所有的家產,隻身奔赴希臘。“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死亡,我沒法不行動。”一個月後,他死於希臘起義的一場戰役中。讀他充滿激情的文字,想像他意氣風發的樣子,我為之震撼。愛的淚滴浸潤了他的詩篇,那時,人類的悲憫情懷令整個歐洲為之動容。

只有當一滴眼淚進入了整個大洋,它才會感受到世界的遼闊,它才和整個人類同命運共呼吸。它感受著他人的感受,哭泣著他人的傷痛,分享著他人的喜悅,承擔著他人的沉重。當每一滴眼淚綻放出自己的光芒,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整個人類的海洋都會為此洶湧澎湃,熠熠生輝。

當青海玉樹的強震來臨,當西南百萬民眾為旱魔困擾,當王家嶺礦下的工人在井下苦苦掙扎,無論是進在眼前的親人,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遊子,所有人的心都為之牽動。我們關注、我們祈禱、我們奉獻愛心,我們焦慮等待。愛的眼淚匯聚成愛的海洋,涌動著熱血和激情,在中華大地上掀起滔天的巨浪。

其實人類的命運本來就是注定一起的,災難來臨到別人的頭頂的一刻,我們不過是倖存者。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一樣地為你敲響。你今天付出愛,必將收穫愛;予以冷漠,回報的只有冷漠。當年輕的海明威寫下《喪鐘為誰而鳴》的時候,他一定看到了那顆流傳千年的愛的淚滴。

別問這淚為誰而流,它為你,為我,為他,為全世界苦難的人類。

讓我們在一起

道道乾裂的地縫訴說著西南的乾涸,隆隆的崩塌聲哭訴著玉樹的悲哀,瀰漫在天空的塵埃傾瀉著冰島的無助。。。大自然又一次把人類推入了絕望的深淵,它盡情地施展著它無邊的威力,嘲笑著人世間不堪一擊的生命。喧鬧過後,世界突然變得很安靜,安靜地只有死亡的聲音。一張張經歷災難後蒙著恐懼塵埃的臉龐,鐫刻著深重的悲哀,將世界的心緊緊揪住。這一刻,我們模糊了彼此的界限,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脆弱而無力的一支。我們痛著自己的痛,也痛著他人的痛。我們在瀕臨絕望時候才恍惚間發現彼此的存在和相識,沒有國界,沒有民族,沒有親疏,融合得那么天衣無縫。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xx結束訪問提前回國時在華盛頓說的那句話:我的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我必須回去和他們在一起。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國元首突然與自己那么親近,心與心靠在一起那么溫暖。歐洲各國放棄了以往的勾心鬥角,他們坐在一起致力於解決災後危機,他們第一次發現一個完整的歐洲,他們在這個大家庭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為著同一個美麗的目的而緊緊結合在一起。我不知道XX年究竟是不是世界末日,也不知道這些頻頻發生的災難是不是死亡的預兆。我看到的是人類對生命史無前例的渴望,看到的是空前的溫情在60億中間傳遞。

是的,我們並不孤獨,世界200多個國家與地域的劃分,並不是你我唯一的歸屬。失去一棟房子,並不意味著失去家園,因為你還擁有一個最大最溫暖的家園——叫做地球。讓我們在一起,感激苦難讓我們相知相愛。請不要再重演莫斯科捷運的悲劇,請不要再有泰國紅衫軍的流血,請不要再嗅到中東地區的火藥,是時候展現人性的真與善了。血與恨不是我們相處的常態,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好好愛。

讓我們在一起,在陽光下訴說同樣的語言,拋卻膚色與攻擊的差異,我們相知相守不需要任何承諾與盟約。天災不由人,我們也許對此真的無能為力,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面對的態度。黑夜太黑太漫長,我們都需要彼此的溫暖,來抵抗內心的寒冷與孤獨。沒有人知道明天意味著什麼,但請讓我們今天團結在一起。一個人太小太小,但60億很大很大,因為那 不是60億個一的相加,那裡有心的匯聚,愛的凝聚,還有希望的聚焦。

讓我們在一起,讓我們不再害怕,讓我們不再孤單!

大愛無疆

波瀾壯闊的海洋,由無數的小水珠構成,有些水珠終其一生都默默無聞,隨波逐流,而有些水珠,引領著波浪前進,它們奉獻、犧牲、閃耀成陽光下剔透的鑽石,懷著對海洋深沉的大愛。那愛——無疆!

他無疑是一滴身處安穩之地的水珠,林覺民,他有著幸福的家庭,美麗的嬌妻,出身優越的他大可在安逸殷實的家庭中度過一生,可面對國門洞開、生靈塗炭的現實,他將自己包孕於民主和平的大潮中,那封感天動地的《與妻書》是他大愛的宣言,離開小家,投身國家,他的光芒於陽光下得到展現,大愛無疆。

他總是那滴被眾人膜拜的水珠,華盛頓,他帶領美國人民驅逐英國殖民者,守衛了家園,之後他歸隱了田園。然而一個隨時可能被扼殺的國家始終牽動著他的心,他深感國民之損失,正是自己之損失。於是,別農莊、立憲法、授總統,他殫精竭慮地為他深愛著的人民操勞。他的光芒在歷史的潮流中熠熠生輝,大愛無疆。

每個人都是廣袤大海中的一部分,無私付出,融入主流,歷史將給予你肯定,但若畏畏縮縮,明哲保身,那么面對下一個礁石,在犬牙交錯中被擊得粉碎的終將是自己。

有人高高在上,一顆高傲的心日益驕固,毫不體恤人民的疾苦,於是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也燒了他自認為牢固長遠的基業。

有人為了明哲保身,面對法西斯的暴行無動於衷,甚至不惜出賣小國利益,於是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不得不自吞苦果。

試問茫茫人海,究竟哪些與你有關,哪些又是無關呢?其實,從來沒有與我們毫無干係之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頭頂同一片藍天,也面對著同樣的未來。逃避,若選擇逃避,棘手的問題永遠不會被解決;擔當,若選擇擔當,前方必定是一條康莊大道。

真正的悲憫與大愛從來不設定疆界,結局無人預料,但過程可以改變,將自己投身於人類之中,未來會光明得多,心也會寬廣得多!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旱災讓無數人饑渴難耐,當地震讓孩子們流離失所,當天災人禍一次次試圖擊倒我們時,請化為水珠,融入浩淼,綻放自我價值,堅信大愛無疆!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

誰也說不清具體是什麼時候,人類聚焦成了一個個相互征戰的部落,又演變成以暴力和信仰為力量的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乃至人與人之間,似乎存在這一片看不見的海,將每個人都劃到屬於自己的一小塊空間裡。在那裡,他可以沒有約束地位自己思考而絲毫不必理會外面的世界,“自私”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一直都是這樣。

然而總有一種情感會讓我們放下防備,伸出手去撫摸那破碎的一角,有時我們流下眼淚,也肯拿出自己的衣食去換取一個人的幸福。是這種情感讓一所所孤兒院得以建造、運營,是這種情感讓凡人成為英雄。因為真善美是人類本能中的一種,海底下更為堅硬的地殼將大陸聯繫在一起。誰都不是一座島嶼。

真善美造就了人們潛意識中的博愛,這種情感每個人都有,只是有的人藏得深一些,有些人顯而易見。壓制這種情感的人是愚蠢的,他沒有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包孕在人類中的一個小小的個體,與周圍的人相互依存而得以生存。只顧自己,膨脹了一段時間後就只有滅亡。唯有與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幫助,人類才可能在互利互惠中變得強大。弱小的生物群聚而生,是自然的法則。任何人的死亡都使人類的群體削弱,任何一個湖泊的污染都是埋在人海中的定時炸彈。溫室氣體能漂洋過海,冰山融化造成的是全球的水位上升!當然,貧富差距的擴大時恐怖主義的根源,而恐怖主義傷害的最終不還是無辜的人嗎?所以不要再對環境變化的警告視而不見,不要覺得非洲兒童的苦難離我們很遙遠,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島嶼,我們並蒂而生,就應該把彼此當作親人。

總有一天,我相信,國與國的界線不再明顯,人們相親相愛,朗誦著美麗的詩篇: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我會經常地在烈士陵園前肅穆地站立,用手指許久地摩挲著石碑上那些冰冷的名字,即使旁邊總有那些竊竊私語的人們在相信著自己成熟,而我幼稚。因為在這裡安息著年輕的生命,他們的青春若在世人眼中失去了意義,亦是我的生命喪失了歷史的背景。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我會在每一個日子裡,努力地學習。即使我也想要抱怨學習的負擔,太重太重。因為每一班春運的列車,帶來多少風塵僕僕的人們,帶來多少眼神明亮的孩子,卻沒有一個來和我們坐在一起。只因為我們和他們有著不同的戶口,相同的國籍。若祖國真是母親,那么我們是兄弟姐妹,是母親舉行了一次抽籤,把讀書的機會給了我。我的大學夢,將從一開始就無法只為了自己。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我不會羨慕屈原筆下漁父的清高,不會在潛規則面前屢屢噤聲,同時我也相信自己是個好人,因為我包孕在這片土地之中。每一個角落骯髒,都是我身上的骯髒;每一個“我”的明哲保身,就會讓某一個無辜的人在鬧市的街區失去尊嚴。

如果我愛這土地,我不會把范跑跑罵得狗血噴頭,也不會為了哪個貪官被判刑而拍手稱快,即使這樣做的人們相信自己弘揚了正義。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醜陋被揭發的時候,我只有深深地痛苦與羞愧。因為這十三億的善和不善的人,都是和我有著同樣基因的人,同樣的體制,同樣的命運,今天作惡的,很難說不是另一個我自己。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我會在福建的家樂福門口,與那些反抵制的人們站在一起,即使亢奮的示威的人們,會相信自己是站在道德高點上,會肆意謾罵,無所顧忌,我會和勢單力薄的人們站在一旁。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被憲法保護的個體,不管他屬於多數還是少數。今天,保護那些意見不同的人,就是保護了明天你自己持異的權利,也是保護了這片土地,不會再經歷文革式的狂風暴雨。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我必定是包孕在這片土地之中,感受著它的脈搏與呼吸;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她的一切都將與我有關,她的每一聲鐘鳴,無論是榮譽與恥辱,無論是喜悅還是憂傷,都會在我的心底產生無盡的迴響。

如果我愛這一片土地,很遺憾,沒有如果,我早已是這土地中不能分離的一小塊。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

我們一降生就將自己裹進了一張細密的溫暖的網,那裡有我們的父母、師長、朋友,還有素不相識的人。就像水珠在河床里共同的吟唱,在雲端共同酣眠,又如同樹葉在春日共同繁茂,又在冬日裡共同滋養著泥土。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

十七八歲的我們,常以為有著足夠豐滿的羽翼和足夠深刻的見地。只有拋開父母日漸老邁的手,才可到達更為廣闊的天地。我們以為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擯棄外婆那終年一顆又一顆慢慢轉動的佛珠和那一句一句蒼白無力的祈禱。然而我們錯了,因為誰都不是一座島嶼,我們初始只見到父母的無奈,而後自己卻因為了沒了鼓勵和扶持,摔得傷痕累累。我們以為外婆的神龕里供奉著只是愚昧,卻發現外婆遠去時我們還沒來得及送上一句勸慰。這世上再也不會有人把祈求你的平安當作餘生的事業。

所以,別輕易剪斷這纏繞在心上的絲縷。因為誰都不是一座島嶼。

許多人不明白,為何國難深重之時,挺身而出的是如林覺民一樣的青年,家底殷實,衣食無憂,有知書達理的母親,有情深似海的嬌妻幼子,偏偏奔赴一場明知道不可能勝利的抗爭,將年輕的熱血浸染了黃花崗的土地。那是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覆巢之下無完卵,國難來臨,絕無苟且偷生的可能。而他們的犧牲必定激盪起革命大潮,絕不會石沉海底。

因此,對任何人的苦難都不要丟棄悲憫,對每個人的幸福都不要放棄努力,因為誰都不是一座島嶼。

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鐫刻著這樣一段話:“起初他們追殺共產黨人,我想我不是共產黨員,我沒說話;後來他們開始迫害猶太人,我想我不是猶太人,我沒有說話;接著納粹把矛頭指向工會,我還是沒說話,因為我不屬於商業工會。當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時,我仍然沒說話,因為我是個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向我撲來,這時已經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原本就是一體。破壞自然的惡果,人類無法逃避困境;應對共同的災難,人類無法推卸肩上的責任。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中的一部分,整個人類也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部分。不要丟棄任何一點關愛,那是你人生的支柱;不要忽略任何一點的悲憫,更不要自以為強大到能夠主宰世界,否則喪鐘將為你敲響。